大洗牌继续!轩逸7月再拿下销冠,哈弗H6跌出前六十,燃油车硬抗新能源冲击?

大洗牌继续!轩逸7月再拿下销冠,哈弗H6跌出前六十,燃油车硬抗新能源冲击?

01 朋友刚买了辆轩逸。

不到11万落地。

问我是不是选错了。

我告诉他,现在这种价位,还想要稳定、省心点,没别的办法。

对比这个月的销量榜,结果也很清楚。

轩逸又是第一。

朗逸排第二。

凯美瑞第三。

整个前十,合资车几乎都在。

燃油车靠啥还能扛住?我拆解一下。

02 这一波合资轿车的“霸榜”,主要还是渠道和认知惯性在起作用。

但这不是车圈自我安慰。

简单讲,三线以下城市,燃油车的网点铺得密,修起来快。

我老家那边,早两年新能源车热闹过。

去年,隔壁亲戚买了混动雅阁。

结果住的小县城连个4S店都没有。

等零件修理,只能跑省会。

没人愿意为了补个保险杠来回几百公里。

轩逸和朗逸这类车,街边修理铺处理小问题分分钟搞定。

这就是所谓“渠道下沉”。

03 保值这事也没法吹。

我问过身边卖二手车的。

“轩逸能卖,卡罗拉能卖,哈弗H6以前也好卖,现在压力大了。”

新能源车换代太快,去年刚买的,今年降价两三万,二手车商都头疼。

燃油车至少卖的时候心里有底。

这不是玄学,是市场长期摸索出来的。

看数据:轩逸7月卖出了26337辆。

朗逸23081辆。

十万级家轿在Top20里就占了9个席位。

便宜、省心,这是没法替代的。

别忘了,宝马3系和奥迪A6L还在逆势涨。

高端这块新能源进展没那么快。

04 如果只看SUV,燃油车也还没全溃败。

RAV4荣放18473辆。

途观L这次打价格战,跌到16万以内,也抢了不少单。

这是我观察到的第二点——降价。

今年很多德系SUV实打实降了二三万。

探岳、迈腾都这样。

国产SUV里,博越L、星越L还是稳的。

名次在第三和第七。

瑞虎8靠便宜入门价(不到10万)也搞到第九。

奇瑞发动机技术确实挺靠谱,耐造。

但哈弗H6滑到了62名,只卖了4182辆。

这个跌幅,说人话就是“曾经的神车,现在只能守个地盘”。

05 关于“易修便宜”这个优势,如果没开过五年以上的老车,是体会不了的。

前两天,我维修厂师傅吐槽一个事。

新能源车需要配专用设备。

普通的钣金、电路维修基本搞不定。

燃油车呢?

除了变速箱和发动机,其他基本都能找人修。

一颗灯泡,随便哪家便利店都能买到。

政策也在保护燃油车。

最近GB 9743-2024还在调整轮胎相关标准。

给新能源出的新条款多,燃油车的参数没有大变化。

这意味着啥?

加油站、修理厂、轮胎店,不需要重新投入。

这就是燃油车稳住盘子的第三点。

06 当然,也有人觉得“新能源才是未来”。

我承认补贴政策、新技术在推着市场走。

但很多一线豪华品牌,比如宝马3系、奥迪A6L,7月销售都是正增长。

这说明什么?

高端用户、电动车还没完全征服。

大众、丰田这些合资品牌的燃油车,在30万以内区间还是主力。

美韩系稍微边缘化了点。

君威、索纳塔只能靠换款短暂回血。

伊兰特同比大降三成。

这也是现实。

07 传祺GS4排名第85,只卖了四百多辆。

哈弗H6直接掉出主流阵营。

一批国产燃油车在清库存。

放到几年前,这事没人敢信。

十万级国产轿车还有机会,SUV压力大了。

但我自己觉得,不管油车、电车,买车还是得看本地修理、二手行情。

南方城市新能源多,北方城镇燃油依旧。

没有哪个车能一统江湖。

避坑心法就是:买你家附近能修,回头好卖,价格能谈的。

一句话:别跟着潮流,不后悔。

毕竟,车是用来开的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