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系首页

车型列表

同级对比

暂无外观图

经销商报价 6.33万起
厂商指导价 10.86-17.49万

东风日产

紧凑型车

3.7-6.0L

1.2L / 1.6L

参数配置

车主口碑

查看更多
8.9

12489条口碑

空间很大

油耗比较低

外观大气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驾Max

15.59万

裸车购买价

韶关

购买地点

8000

里程

做工质感

这车外观我挺喜欢的,特别是前脸,简单大方又有力量感,线条也很流畅。整体看起来挺有档次的,适合年轻人和家庭用。内饰设计也简洁大方,整体质感真的不错。大屏幕触控操作很流畅,座椅包裹性也挺好的,给人一种高档感,但又不夸张。

空间

这车空间真的挺大的,特别是后排,超适合家里有小孩或者经常要长途出行的人。座椅坐着特别舒服,就算长时间开车也不会觉得累。

2023款 改款 1.6L CVT悦享版

10.90万

裸车购买价

聊城

购买地点

837

里程

做工质感

14代轩逸外观真的很漂亮,家族式前脸很有辨识度。内饰黑色为主,看起来稳重大气。控台和门板都用了软质材料,整体很高档。

空间

内饰主要是黑色,看起来很稳重大气,而且还挺耐脏的。控台、门板这些地方都用了软质材料,感觉很高档,比朗逸宝来那种塑料感好多了。

2023款 改款 1.6L CVT悦享版

11.80万

裸车购买价

三门峡

购买地点

3550

里程

做工质感

轩逸的外观,我挺喜欢。日产家族式的前脸设计,时尚大气。车身线条流畅,大灯犀利,优雅又动感。内饰也简约温馨,中控台软性材质,触感好,有质感。座椅更是舒服,日产“零重力座椅”,贴合人体曲线,长时间坐也不累。细节处理也到位,工艺精致,按键布局合理,操作方便。

空间

轩逸这空间,真的挺不错的。虽然是紧凑型轿车,但坐进去感觉特别宽敞。前排、后排,头部和腿部空间都绰绰有余。就算满载5人,也不觉得挤。后备箱也挺能装的,日常购物、出游都没问题,家用绝对足够了。

测评报告

数据来源于有驾合作伙伴盖得排行

在第四代轩逸上市以后,第二代轩逸逐渐淡出市场,市面上留着第三代和第四代同堂销售。目前在售的轩逸经典,本质上是2013年上市的第三代轩逸,用以代替上一代轩逸经典。日产官方将新一代轩逸定为第十四代,是从1955年蓝鸟那条线开始算的,后来日产把蓝鸟取消了,改成了Lannia,假装它是蓝鸟。


第四代轩逸在外观上做出了重大改变,在天籁使用V-motion 2.0设计语言以后,轩逸再上市,就有一种小天籁的意思。车高降低了5厘米,车宽增加了5厘米,整车风格从上一代的居家买菜,变成了现在的年轻运动,对外观方面的市场反映多数都是积极的,毕竟外观好看点始终是好事。


第三代轩逸和新轩逸在动力总成上有区别,但是区别又没有那么大,同样是HR16DE发动机,老款是第二代,新款是第三代,Xtronic CVT变速箱则保持不变。如果只是从实用性角度来看,上一代轩逸和新一代轩逸的区别并不大,因为上一代轩逸已经通过足够的市场考验,放在今天依旧不过时。只是从安全性角度来看,新一代轩逸改用CMF平台以后会有更好的表现。


新一代轩逸的HR16DE据厂家介绍已经更新到第三代,其实具体改变并不明显,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于输出功率,最开始那一代最大马力只有109,到第二代提升到126,然后最新这代轩逸进一步增加到139。数值上的增加在驾驶中体现不出来,因为它搭配的CVT变速箱在输出动力这方面比较保守,开起来依旧是家用买菜车的水平,当然,对比大众同级使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有很大优势,只是对比同级的涡轮车会显得比较平淡。使用CVT变速箱的车型在普通模式下油门初段有点窜,像上一代天籁,在经济模式下动力输出反而很线性。


这一代轩逸的中配车型会提供手动挡车型,现在已经很少合资厂商会这么操作了。用上功率更高的发动机,手动挡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原有的动力,所以手动挡轩逸也有它独特的吸引力。从配置表上可以看出,中配的手动挡车型和CVT车型只差了后排出风口,指导价则相差1万元。出于价格和燃油经济性考虑,手动挡中配车型也会占据相当一部分销量。​​​


悬挂调校方面,这一代轩逸风格大变,悬挂行程变短了,压缩阻尼也变大了,虽然在高速上行驶时稳定性有所提高,但是在市区道路行驶时,对于路面细碎震动的过滤并不充分,如果时中配的16寸轮毂搭配偏低的胎压,可能还会比较舒适,高配的17寸轮毂就更颠了。对于一些大一点的坑洞,由于减震器行程变短了,所以后段阻尼偏大,也更容易触底,生硬的感觉也很明显。如果你需要柔软舒适的滤震,那么上一代轩逸更适合你。


这一代轩逸想往运动方面发展,但是受限于成本,悬挂硬件方面只用了普通的麦弗逊和扭力梁,主要的调校都在方向盘手感和悬挂上。方向盘因为更换平台,所以支持四向调节,手感比上一代有进步,最明显的一点是指向性比上一代更明确,转向阻尼随速增益也很线性,这点要给予好评。车尾的跟随性比上一代有进步,在变线过弯的时候,车身动态很可控,不会有上一代拖着走的感觉。


内饰方面依旧是很居家的感觉,软质材料也比较多,最受好评的是空调的布局和控制,三个空调出风口放在中间,看上去比天籁还高级一些,控制也基本上是实体按键加旋钮,非常方便。车机的功能也还能用,但是触控有明显延迟,显示效果也不怎么好,开车的时候距离驾驶员也比较远,用起来是真的不太方便。


座椅方面保持了日产的正常水平,在紧凑级里面肯定说不上很舒服,但是座椅的填充物料相当饱满,而且很柔软,属于同级优秀水平。后排座椅在柔软度方面并没有比前排差太多,空间也非常充裕,这一代的车宽比上一代增加了一点,所以坐三位成年人不算局促,只是中间的乘客还是要接受隆起的地台和稍硬的靠背,毕竟有个中央扶手顶在后面。


配置方面其实取舍挺明显的,全系都没有定速巡航,只有主驾的车窗有一键升降,没有电调座椅,而且CVT车型还用着脚踏式驻车。最低的两个配置,经销商也只会接订单拿车,一般都没有现车,所以中配是最多的,从中配开始也会标配LED大灯,但是亮眼的配置基本上看不见。


轩逸从2013年上市以来,在IIHS的碰撞测试中,成绩一直都非常稳定,获得三次TSP、一次TSP+。最新一代轩逸还没有参加碰撞测试。

查看更多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