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暴,正在席卷老牌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
10月8日的官宣,与其说是人事调整,不如说是集团内部一场“外科手术”,旨在重塑其全球竞争力。
当安巴托(Jean-Philippe Imparato)的名字被赋予“全职推动玛莎拉蒂品牌和‘Stellantis&You’业绩提升”的使命,并兼任集团欧洲区首席运营官、“Pro One商用车业务”首席执行官,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值得我们深入解读。
当“海神叉”遇上“复活甲”:玛莎拉蒂的破局之战
玛莎拉蒂,这个诞生于1914年博洛尼亚的意大利超豪华品牌,其命运仿佛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
从被实业家奥尔西、雪铁龙、克莱斯勒、菲亚特轮番“呵护”,到2014年被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挽救,再到如今成为Stellantis集团麾下唯一一张“王牌”,它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你可曾想过,这个自带“速度与激情”光环的品牌,一度濒临被Stellantis集团“割爱”的境地?
市场上的传言甚嚣尘上,然而,今年6月的官方声明如同一记“定音锤”,宣告了玛莎拉蒂的“坚守”。
而现在,安巴托的加入,无疑为这个品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他过往在PSA集团的辉煌战绩,尤其是在“Pro One商用车业务”上的卓越表现,足以证明他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笔者的经验告诉我,将这样一位“业绩收割机”调往玛莎拉蒂,绝非偶然。
这是一种“以赛代练”的策略,意在将他 proven 的“提效”模式,复制到这个需要“重塑辉煌”的意大利超豪华品牌上。
不止于此:区域聚焦与全球布局的宏大叙事
安巴托的任命只是这场“大换血”的冰山一角。
当奥立维(Grégoire Olivier)被任命为中国及亚太区负责人,这不仅仅是职位上的晋升,更是Stellantis集团对全球增长最快市场的战略倾斜。
中国市场,早已不是昔日的“跟跑者”,而是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
奥立维,这位深谙中国市场“门道”的资深顾问,他的上位,预示着Stellantis集团将以更快的速度、更精准的策略,融入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车型,甚至是颠覆性的产品?
制造的“手术刀”:Ciancia的回归与效率革命
而Francesco Ciancia的回归,则为集团的“效率革命”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
他将在2025年11月1日接管全球制造业务。
Ciancia,这位曾在FCA和奔驰有过丰富历练的制造专家,他的到来,如同为Stellantis集团庞大的生产体系注入了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精益生产、工厂管理、成本控制,这些冰冷的词汇,在他手中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跃升。
笔者的观察是,Stellantis集团并非在“盲目扩张”,而是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自我重塑”。
财报上的营收下滑、净亏损,是外部环境的挑战,更是内部亟需变革的信号。
2025年上半年743亿欧元的净营收、23亿欧元的净亏损,以及269万辆的销量同比下滑8%,这些数字,是冰冷而残酷的现实,但同时也催生了集团CEO安东尼奥·菲洛萨(Antonio Filosa)口中的“为未来业务成功做好准备”。
他强调的“区域性聚焦”,正是对症下药的良方。
“新班底”的誓师大会:10款新车与50亿巨额投资
想象一下,一个全新的领导团队,在CEO的带领下,正进行一场“誓师大会”。
他们计划在年内推出10款新车型,包括Jeep指挥官、雪铁龙C5 Aircross等,这无疑是向市场发出的强烈信号:我们准备好了!
更为振奋人心的是,Stellantis集团还在美国市场计划投入约100亿美元,并可能追加50亿美元的投资。
这笔巨额资金,将用于工厂的重启、新员工的招聘以及新车型的研发。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输血”,更是对未来市场的一次“精准狙击”,旨在重塑其利润核心。
我们,如何看待这场变革?
作为消费者,我们是这场变革的最终受益者,也可能是最直接的感受到者。
当一个汽车巨头经历如此大规模的“人事洗牌”,我们不禁要问:
玛莎拉蒂,能否在安巴托的“点石成金”下,重拾昔日辉煌?
中国市场,能否在奥立维的“运筹帷幄”下,迎来Stellantis集团的“春天”?
Ciancia这位“制造大师”,能否让Stellantis的生产线,跑出“中国速度”?
Stellantis集团的这次调整,是挑战,更是机遇。
它像是在为这艘庞大的“汽车航母”更换引擎,调整航向。
这不再是简单的“旧瓶装新酒”,而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脱胎换骨”。
我们拭目以待,看这场“风暴”将如何重塑全球汽车格局,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实践反复证明,每一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都预示着一次战略方向的重大调整。
Stellantis集团正试图通过这次“大手术”,来应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不仅仅是一场人事变动,更是一场关乎集团未来命运的“战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