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也想低调炫富,结果一照镜子,发现自己连低调都炫不起。这年头,人和车的处境很像,都嚷嚷着想做“黑马”,但多数只能做“黑眼圈”——熬夜加班,不是走向成功,而是走向失眠。于是各路厂商只好另辟蹊径,让自己的车真的“黑”一把,于是黑不溜秋的新款上市,走到停车场里,熟人不敢认,不熟的还以为是来收保护费的。
这不,某知名安全至上的品牌,最近就晒出了自家新作,号称“黑色版”。从名字到里子,黑透全场。现在流行黑到发亮,看起来不是要上路,是要上天。毕竟炫酷是一回事,实际更像是行走的奢侈品收割机。要说汽车设计师也不容易,曾经一天到晚想怎么让自家车亮晶晶,如今恨不得全车跟煤炭似的,光天化日也能自成夜色。
这种纯黑外观,倒也贴合现在的人生主旋律:要么黑,要么狠,千万别透明。整车黑化,品牌标也跟着变成了黑标,机械标识也黑,连轮圈都黑,让你暗夜里和马路边大爷的电瓶车形成最强反差——一个是退役兵王的梦,一个是上班族的现充。至于黑曜石这个名字,听着比黑煤球高大上一点,大概是因为“煤炭黑”有点掉价,“黑曜石”听起来像个宝石,忽悠起来有点门面。
轮到配置,总不能指望别人一黑到底,只好再加点花里胡哨的东西给你点亮生活。说是豪华升级,细细一看,其实就是把你本来应该有的东西,包成黑色礼盒,再贴张高价签。什么无线充电、矩阵式LED大灯、Harman Kardon音响,这些功能听起来花里胡哨,实际用起来还不如一个USB插口靠谱。但没办法,利润总得有出口,合资豪车卖的就是气氛和仪式感,不追求实用,追求感受。
你要是实在不喜欢全黑也没事,人家早就替你想好了出口:还有白的,蓝的和灰的可选,用黑色点缀,结账的时候惊喜一样不会少收你钱。毕竟这是高情商的企业设计,“你喜欢什么颜色?”“啊,对对对,喜欢黑色细节最好!”这叫“千人千色,统一标价”,跟你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没关系,只要钱带够。
再说回品牌的那个“豪华内饰”——全黑加铝制,乍一看很有范儿,等你穿着短裤大汗淋漓一坐,黑色皮椅马上印张“全勤证明”在你身上,出门自带汗渍艺术。高级吗?是高级的,闷热起来更高级。又说什么运动氛围,八成也是心理暗示,毕竟花几十万买个五米多的大块头SUV,运动细胞大概和动感单车差不多,最多能实现的运动场景也就是下地库打个方向盘,和体力没什么关系。
配置还分两个版本,好像给选手拉了个“冠亚军”名额:Plus跑步入场,Ultra歪着脖子踩高跷,除了上述“标配”,还给你多装了全景天窗——如果你愿意在车里晒太阳,也可以用360度摄像头录下自己被限号卡在地下停车场的悲壮身影,侧方传感器和抬头显示让你开车时能更快发现堵车的尽头也是堵车。人性化是人性化了,只要别以为多几样装备,生活的阻力就会自动减少。
有人问,这么高端的配置,动力总得有点诚意吧?人家果然没糊弄你:一个是B5黑心版,250匹马力挂着48伏轻混——据说混得不是油,是心态;另一个是T8,一口气能冒出455匹马力,光听数字脑补一下场景,那视觉冲击简直和KPI一样,吓人。但别忘了,车牛还得马路有余地,限速那是随时变脸。理想很丰满,现实是你分分钟被电动车和快递小哥超车,毕竟后者只有一句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
两套动力都带着全时四驱和8速自动挡,按道理,应该能陪你翻山越岭,但实际多半是陪你上下班高架堵成巴黎时尚。全时四驱,从来没全时启动,自动变速,遇上都市高峰能变最多的就是车主的耐心。不信?你看看有几个豪车主真把自己当赛车手,最多就是偶尔体验一把高速一脚油,然后和隔壁电车小哥一起聊聊油价。
这样一台心机满满的黑标豪车,到了结账时刻,般配的欧洲售价缓缓落地。那个起步价,把打工人劝退得比失业都快。正所谓,这年头,房贷买不起,买车只能靠幻想。美元汇率动一动,人民币钱包抖三抖,真是没人提醒,自己就先劝退了自己——拿着近八十万,家里地板都能铺成黑曜石的。
配置分级,价格也像闯关打怪。Plus版本抢鲜价88,607欧元,Ultra小升级到94,752欧元;要是想到更高阶,一脚油门踩进混动的T8 PHEV,Plus也得97,987欧元,Ultra更是直奔102,464欧元,大有“谁买谁是铁憨憨”的既视感。这价格还只是官方定价,不含任何折扣和促销。你说房子还能打个骨折,车价倒是一板正经不打骨折,豪气得能吓哭车主。
据说这些定价是从未来某年十月开始生效,听起来像是给你多存两年钱的机会,也给你攒够后悔的时间。毕竟提车这事儿,得先上升到理想,跌落到现实,最后心如死灰再慢慢照着配置表看,“嗯,LED大灯真香,等啥时候等来旧款打折就好了。”
有一说一,这么高的售价,买回去究竟图个啥?是为了成为停车场里的墨鱼怪?还是上路之后,被交警叔叔误认为公务车,顺便多问两句?又或者开着它兜风,享受路人艳羡的目光?可路人大多是盯着价格表出神,“黑色就是显瘦的意思吗?钱包也能跟着瘦啊!”都说黑色显神秘,可在油价和保养费面前,神秘往往变成“失踪”一样的无奈。
有些人对豪车抱有美好的幻想,仿佛只要开上了豪车,人生就能一路绿灯,领导表扬,客户投资。不过现实告诉我们,豪车买得起,停车费、保险、保养、油耗和新能源牌照,分分钟告诉你什么叫“陪笑贵族”。这车倒真能做到让你的生活充满“黑色幽默”:高调到极致,低调到寂寞,买车像买彩票,中奖了就后悔,没中更后悔。
当然,买得起这一车黑色的人,大多心里比车还黑。清醒的告诉你,更贵的不是车而是气质。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豪车当代步工具,大部分都是代步工具硬当做豪车开,最后还得靠车内音响麻痹自己的理想。那音响本来是拿来听交响乐的,结果工作量最大的还是导航播报:“前方红绿灯请注意。”
有人说,为什么现在的车都在追求“黑色特别版”?是怕老百姓看不出来豪车的牛逼,还是怕车主分不清电瓶车?其实不然,只是现在的人,早已不相信光明,黑夜才显得安全。光鲜亮丽不敢要,低调装逼才长久。你若太张扬,别人说你小丑;你如果全身黑化,别人起码只敢用目光攻击你。
而对于还在地铁公交里望穿秋水的我们来说,这种豪车的诱惑大概仅限于朋友圈的三连转发,满纸“我酸了,我馋了,我不配”。等到哪天真能全款提车,也许已经习惯了分期付款的奴性,开着全黑品牌,心里却住着个算盘精——“这车,再卖几斤肾就能还清了。”
其实想开点,车就是个交通工具,黑色也好,白色也罢,归根结底还得看钱包的厚度。要是真觉得不过瘾,大可以夜里关灯,在家自己做个“黑曜石版”——既环保,又省钱,不怕刮蹭,还能体验“豪车梦”的黑暗面。
总之,时代越来越黑,钱包越来越瘦,豪车越推越贵,理想越来越虚。最后只能自嘲地想一句:反正自己也买不起,全世界爱怎么黑怎么黑,咱晚上照常加班熬夜,打造“黑眼圈”特别版,也算跟上潮流了。哪里还需什么黑曜石,打工人自带黝黑,免费又时尚,谁与争锋?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