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认为BYD在东京车展展现出全球化雄心,预计2026年将成为战略转折点,重申"增持"评级,A股目标价140元人民币,H股目标价150港元。
K-car市场机遇:BYD推出首款专为日本市场设计的纯电K-car车型Racco,定价约250万日元(合17万美元),直接切入占日本汽车销量30-40%的K-car细分市场。报告估算,日本K-car年销量约120万辆,其中30-35%的消费者可能转向新品牌,为BYD提供约35-45万辆的潜在市场空间。 本土化研发价值:与多数中国车企仅对现有车型微调出口不同,Racco的专属性开发体现BYD长期深耕海外市场的决心。若成功抢占20-30%的可触达市场,预计2026年后可为BYD贡献4-10亿元利润,占2026年预期盈利的1-2%。 
新设计元素:王朝D(SUV)和海洋S(轿车)概念车将定义未来量产车型设计,融合“龙脸”前脸、流体车身、长轴距及科技内饰(如数字仪表盘、增强人机界面)。此举旨在应对吉利、小鹏等对手的新车型竞争,缓解现有产品老化压力。
BYD计划在海外市场均衡布局纯电(BEV)与插混(PHEV)车型,如东京车展展出的Sealion 6 PHEV SUV。其PHEV车型配备大容量电池,纯电续航可达100-150公里,更适合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市场。预计一年内海外销量中BEV与PHEV将各占一半。
BYD通过授权本地经销商在70个国家销售,海外门店数估计达900-1000家。海外售价为中国市场的1.5-2倍,经销商毛利率达8-13%,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分别可在6个月和9-12个月内实现盈亏平衡。
丰田“全民移动”战略:推出可上楼电动椅、四座直升机等创新产品,强调场景化解决方案而非技术参数。新卡罗拉概念车采用激进设计(贯穿式LED灯、数字仪表盘),预示传统车企转型方向。 奔驰与宝马的反击:奔驰计划两年内推30款新车型,新GLC BEV将于2026年上半年在华交付;宝马iX3采用“电子化”仪表盘和超视觉抬头显示,与小米SU7设计相似。
尽管三季度自由现金流出扩大(主因海外库存增加及应付账款缩短),但BYD截至9月底净现金余额仍达760亿元。预计四季度销量环比增21%、单车利润提升至8000元,叠加资本支出可控,现金流将回暖。2026年销量预期530万辆,其中国内增长8-10%。
评级与目标价:A股/H股均维持“增持”,目标价分别为140元/150港元。估值基于2030年800万辆销量(其中国内530万、海外270万)、单车净利1.5-2万元,市盈率8-10倍。 风险提示:需警惕国内竞争加剧(如大众、吉利)及海外关税政策变化。
irich.ai 智能投研助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