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汽车会否退出中国市场?
越来越多人认为这很有可能。
今年上半年,现代汽车仅售出5.9万辆,下降了37.4%,市场份额仅为0.6%,实在是惨淡。
不过,在全球市场上,韩系车的表现依旧强劲,现代汽车去年在全球销量排名中位列第4,起亚汽车则位居第10。
但是在中国市场,韩系车却显得格格不入。
2017年是韩系车的巅峰时期,单北京现代就售出114万辆,那时买韩系车还需要排队。
到2024年,现代和起亚合计仅售出45.4万辆,甚至连吉利汽车一个月的销量都不及。
更惨的是这两款车的旗舰车型,现代帕里斯蒂全年销量仅413辆,起亚豪华轿车K9更是只卖出19辆,令人不知其买家是谁。
然而,若说韩系车就此完蛋,未必如此。
因为在美国市场,韩系车表现依然强劲。
今年上半年,韩系车在美国的销量达到89.3万辆,增长了9.2%,起亚EV6更是被誉为今年最火的电动汽车。
但在中国市场,现代IONIQ5的续航较美版缩水15%,车机系统还出现英文界面,这样的操作无疑让中国消费者感到愤怒。
因此,韩系车并非做得不好,实际上,他们表现得很出色,但可惜的是,他们似乎并不重视中国市场,难以理解为何会有以下一些奇怪的现象。
首先,中国市场已经朝着新能源发展转型,但韩系车在技术上却显得青黄不接。
现代的主力车型仍在使用54.4kW⋅h的小电池,而比亚迪的DM-I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起亚才刚推出插混版K5,明显落后。
其次,韩系车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差异明显。
国外车型普遍标配8AT变速箱,到了国内却换成了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且车机系统相当卡顿,导航版本长期未更新。
最后,韩系车的售后服务也存在问题,经常以国内路况差为理由拒绝保修,并且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比如,针对一款韩系车的充电适配问题,厂家的回复竟是没有使用指定充电桩,而这些充电桩在全市仅有三座,车主该如何应对?
如此不尊重消费者权益,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韩系车面临这么多问题,若想继续留在国内市场,确实应该认真考虑如何与中国消费者更好地相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