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首次!丰田中国重大变更

想象一下,2025年的上海车展,丰田展台上清一色的中国面孔工程师自信地讲解着新车。丰田社长佐藤恒治掷地有声地宣告:“要造真正满足中国需求的车,必须用中国人的头脑和方法!”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发布会,而是丰田进入中国市场61年来,一场意义深远的本土化革命正式拉开帷幕。方向盘,这次真真正正交到了中国工程师手中。

曾几何时,一辆挂着丰田牛头标的汽车,同时搭载华为的先进电机、鸿蒙智能座舱、Momenta的智驾系统,还能和小米生态无缝连接,这样的组合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今天,这一切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成为现实。丰田在中国,正经历着自其进入这片热土以来最彻底、最大规模的变革。

核心变革:研发主权移交,中国团队当家作主

这场变革的核心,是研发主导权的历史性移交。

60年来首次!丰田中国重大变更-有驾

1.“ONE R&D” 体系建立: 2025年,丰田在中国成立专属研发院,整合了原本分散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丰田三大合资伙伴的研发资源,构建起统一的“ONE R&D”研发体系。这意味着研发力量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形成合力。

2.决策权下放: 最关键的是,技术决策权首次从日本名古屋总部大幅下放到中国本土团队手中。丰田打破了长期坚持的“全球统一技术标准”(如著名的TNGA架构),赋予中国团队根据本土市场需求定义技术路线、特别是电动平台架构的自主权。过去强调80%全球零部件通用率的标准,在中国市场被更灵活的区域化定制所替代。

3.华人掌舵与RCE制度: 丰田首次任命华人李晖担任中国总经理,打破了自1964年进入中国以来的日籍高管传统。同时,一项名为“Regional-Chief Engineer”(中国首席工程师,简称RCE)的制度被推行。上海车展上隆重亮相的四位RCE——柳文斌(铂智3X)、王君华(bZ5)、叶志辉(铂智7)、许天龙(下一代卡罗拉)——成为了各自负责车型开发的“总指挥”,拥有从产品定义、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责任与权限。这是丰田七十年来首次让中国工程师担任核心车型开发的“总负责人”。

为何变革?市场驱动与拥抱领先

这场深刻的变革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力量与时代趋势共同推动的结果。

60年来首次!丰田中国重大变更-有驾

市场压力与机遇: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和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丰田在华销量和利润一度承压。这促使丰田深刻认识到,过去相对保守的全球统一策略在中国这个独特且快速迭代的市场显得力不从心。中国消费者对于续航焦虑的解决方案(如增程式)、无缝智能生态体验(如鸿蒙座舱)、本土化审美和快速技术迭代的需求,亟需更敏捷、更贴近市场的响应。

中国成为创新中心: 丰田清晰地看到,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电动化、智能化的前沿阵地和创新中心。这里不仅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还孕育了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Momenta、小米等一批在各自领域领先全球的科技与供应链巨头。丰田调整了中国市场的定位——从重要的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升级为新能源车研发和供应体系的核心基地。

变革成果:技术路线开放,产品焕然一新

研发主权移交带来的最直接体现,是产品和技术路线的全面焕新与开放包容。

1.深度绑定中国科技巨头: 丰田摒弃了过去的标准化采购模式,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建立合资或战略投资关系,共同开发低成本高效电池。更引人瞩目的是与华为、Momenta、小米等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

60年来首次!丰田中国重大变更-有驾

华为: 合作从最初的车机系统对接,升级到“全域合作”。新一代车型如铂智7将搭载华为AI语音助手、智能家居控制等先进功能,并率先使用华为DriveONE电机。广汽丰田与华为的合作尤为深入。

Momenta: 广汽丰田搭载的Momenta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实现ETC通行、借道避让、多把掉头、桥柱避让、记忆泊车、施工改道等复杂场景的应对能力,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小米: 开放硬件生态接口,引入小米汽车生态。未来用户可在丰田车内无缝连接小米智能对讲机、车载手机支架等设备,真正融入中国用户的智能生活圈。广汽丰田甚至喊出了“装得下华为小米Momenta”的口号。

2.拥抱增程动力,明星车型转型: 面对中国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关切和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的火爆增长(2024年销量达118万辆,高端市场增速63%),在中国团队主导研发下,曾经需要加价购买的明星车型——汉兰达和赛那——正式拥抱增程动力。悬挂绿牌的增程版汉兰达和赛那将于年底上市,成为中国市场专属产品。这标志着丰田在坚持第五代油电混动技术、开发第六代混动系统、推进纯电铂智系列的同时,新增了重要的增程路线,形成“多线并进”的动力策略。

3.本土化研发首战告捷: 由RCE柳文斌主导、联合本土供应商研发的广汽丰田铂智3X,上市仅1小时预售订单就突破万辆,三个月订单破3万辆,市场反响热烈,证明了本土化研发的精准性和高效率。其搭载的鸿蒙座舱,流畅度远超以往丰田车型,获得用户好评。

60年来首次!丰田中国重大变更-有驾

4.固态电池与未来布局: 丰田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长期积累(始于2008年)视为电动化的“终极王牌”。2023年宣布取得重大突破,目标在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补能体验接近燃油车。计划先在混动车型上应用,再转向纯电。中国独资的雷克萨斯上海工厂(2027年投产)将成为其高端纯电及固态电池技术落地的重要基地。丰田计划到2030年将电池成本降低50%。

深远意义:立足中国,反哺全球

丰田中国的这场本土化革命,其意义远超单一市场。

“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全球”: 李晖总经理和佐藤恒治社长都明确表示,丰田的目标是通过在中国的深度本土化研发,积累最前沿的技术和经验,未来反哺全球市场,为丰田和雷克萨斯的全球电动化转型提供强大助力。佐藤社长更指出:“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处于领先的位置,如果丰田产品能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那也一定能够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

独资模式的探索: 雷克萨斯选择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刻以独资形式在上海建厂,不仅是为了更灵活地掌控技术路线和决策(如引入自研固态电池),更是看中长三角完备的产业链和人才优势,意图打造“中国速度”与“丰田品质”融合的典范,并作为其2035年全面电动化全球战略的关键支点。

60年来首次!丰田中国重大变更-有驾

合资车企新范式: 丰田中国的大胆变革,为其他跨国车企在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范式。它证明了深度本土化、充分授权、拥抱中国科技生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是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格局下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结语:齿轮转动,未来可期

2025年的这个夏天,必将被载入丰田在中国的史册。当丰田社长在上海车展喊出“用中国人的头脑和方法造车”,当中国首席工程师们站在聚光灯下讲解他们主导开发的新车,当汉兰达和赛那挂上绿牌拥抱增程动力,当鸿蒙座舱与小米生态在丰田车内无缝连接……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命运齿轮,已然开始了全新的转动。

这场迟来却深刻的“本土化革命”,是丰田作为全球汽车巨头灵活应变、尊重市场、拥抱创新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仅是权力和责任的移交,更是一种信任的交付和面向未来的承诺。丰田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它愿意放下身段,虚心学习,深度融入中国这片创新沃土。我们有理由期待,手握方向盘的“中国丰田”,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懂需求、更具魅力、更领先时代的产品,并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书写属于“中国研发”的全新篇章。未来的丰田,能否在中国市场重现辉煌,并引领全球变革?答案,正掌握在那些奋斗在中国研发一线的工程师们手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