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新闻,说的是奇瑞旗下那个长得方头方脑的电动小车,iCAR V23,又给大伙儿带来了新惊喜。
这次不是什么性能大升级,而是推出了两款全新的车身颜色,一个紫色,一个蓝色,想要选的话,需要额外加两千块钱。
这事儿一出来,很多人可能心里就犯嘀咕了,不就是换个颜色嘛,怎么就要多花两千块?
这钱花得值不值?
这台看起来像个大玩具的电动车,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愿意为它掏腰包?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台车,把它里里外外都看个明白。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两千块钱的颜色。
在很多人看来,汽车颜色不就是红黄蓝绿黑白灰嘛,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现在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咱们中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只求“有车开”的时代了。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除了看三大件、看空间、看油耗电耗,他们更看重一样东西,那就是“个性”。
车子不仅仅是个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件穿在身上的衣服,一个拿在手里的手机,是个人品味和生活态度的直接体现。
奇瑞iCAR V23本身的设计就非常抓人眼球,方方正正的轮廓,配上两个圆溜溜的大灯,既复古又有点科幻感,开在路上绝对是回头率的保证。
现在推出的紫色和蓝色,可不是咱们常见的那种普通颜色,它们往往在光线下会呈现出更丰富的质感和层次感,工艺上也会更复杂一些。
所以这两千块,你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是买了两桶油漆的钱,你买的更多的是一份“与众不同”的专属感。
这就好比我们玩游戏,给自己的角色买一套稀有的皮肤,或者给手机换一个别致的手机壳,为的就是那份独一无二的满足感。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汽车品牌现在是越来越懂年轻人的心思了,他们知道怎么去迎合市场的潮流,怎么去创造产品的“情绪价值”。
聊完了颜色这个“面子”工程,我们再来深入看看这台车的“里子”,也就是它的设计和真本事。
iCAR V23最吸引人的,就是它这个“方盒子”造型。
这种设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经典的硬派越野车,比如奔驰G级、路虎卫士等等。
它天生就带有一种“硬汉”气质,能唤起人们对驾驶、对户外、对远方的向往。
但是,如果仅仅是长得像,那最多算是个样子货。
iCAR V23显然不想只做个花瓶。
我们来看一组非常关键的数据,它的接近角是43度,离去角是41度。
这两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咱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接近角,就好比你开车上一个很陡的坡,这个角度越大,你的车头就越不容易磕到坡面。
43度的接近角是什么水平呢?
一般的城市SUV,这个数据能有20度就算不错了,而iCAR V23几乎可以做到让车头“贴”着很陡的斜坡往上走,通过性非常强。
同样,离去角决定了你下坡或者开出沟坎时,车尾会不会被卡住。
41度同样是个非常优秀的成绩。
再看一个硬指标,它的四驱版本,最小离地间隙达到了210毫米。
这个数据就是车肚子最低的地方离地面的距离,直接决定了车子能不能走烂路。
我们平时开的轿车,离地间隙一般在150毫米左右,过个减速带都得小心点。
210毫米的离地间隙,意味着你可以更有信心地去走一些坑洼不平的非铺装路面,比如周末去郊区露营的土路,或者乡村小道,都不在话下。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认识到,它毕竟是一台十来万的紧凑型电动SUV,你不能指望它去干那些几十上百万专业越野车才能完成的极限穿越任务。
它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一台能满足你日常城市通勤,又能让你在周末偶尔“撒个野”,进行轻度越野的“城市小硬派”。
车尾那个标志性的“小书包”,也不是纯粹的装饰品,它是个可以从车内外取放物品的储物盒,非常实用。
而侧开式的尾门,也是硬派越野车的经典设计,在狭窄的停车位里,比向上掀开的尾门要方便得多。
看完了硬朗的外观,我们坐进车里,看看它的内心世界。
它的内饰设计和外观风格保持了高度统一,用了大量平直的线条,甚至在中控台等地方还能看到裸露的铆钉装饰,营造出一种工业风和机械感。
但与此同时,科技感也一点没落下。
最显眼的就是中控台那块15.4英寸的高清大屏,尺寸相当可观。
更重要的是,驱动这块屏幕的“大脑”,用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
对数码产品稍微有点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这颗芯片在几年前还是很多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把它用在车机上,就意味着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流畅度都有了保障。
你操作导航、听音乐、用各种App,都不会有明显的卡顿感。
在10.98万到14.98万这个价位区间,能给到8155芯片,可以说奇瑞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这也是我们国内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给消费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动力和续航方面,iCAR V23也提供了多种选择。
它有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
如果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里开,追求经济实用,136马力的后驱版完全够用。
如果你对驾驶乐趣和通过性有更高的要求,或者生活在雨雪天气较多的地区,那么211马力的双电机四驱版会是更好的选择。
续航里程方面,根据配置不同,有301公里、401公里和501公里三种选择,特别是501公里的版本,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和中短途出行需求,大大缓解了“里程焦虑”。
而且它还支持快充,官方数据显示电量从30%充到80%只需要30分钟,也就是在服务区休息一下、喝杯咖啡的时间,车子就又能跑很远了。
最后,还有一个亮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它的智能驾驶水平。
iCAR V23搭载了高速NOA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这个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可以实现自动跟车、自动变道超车、自动进出匝道等一系列操作,虽然驾驶员仍然需要保持注意力,但它能极大地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这背后,是来自我们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地平线的J3和TDA4芯片在提供算力支持。
这不仅体现了车辆的科技含量,更展示了我们国家在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领域的进步。
总的来看,奇瑞iCAR V23不仅仅是一台外观个性的电动车,它在实用性、通过性、智能化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了很强的产品力,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下市场对个性化、多功能车型的需求,是中国品牌造车理念不断进步的一个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