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中外股东互撕的资本烟花秀,
烧光了谁的钱包?
五年,
从年销22万到月产1台,
这条断崖式暴跌曲线,
比任何商战片都荒诞!
今天咱们来扒一扒价值170亿的教科书级翻车现场——广汽菲克破产大戏。
这可不是普通倒闭,
是烧光170个小目标后,
连个响都没听着就剩下一地鸡毛,
核心资产拍卖五次流拍五次,
起拍价从19亿狂砍到12亿依然无人问津,
最后被法院一纸裁定钉进棺材板。
77万车主集体傻眼,
零件断供保修瘫痪,
售后全靠外方股东“施舍式合作”,
条款扯皮堪比八点档狗血剧。
来,
咱把这块合资车企的“墓碑”刨开,
看看里头埋着多少傲慢、内斗和时代抛弃的耳光。
故事得从2010年说起,
那会儿广汽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后来合并成Stellantis)手拉手搞合资,
五五开股权,
170亿真金白银砸下去,
长沙广州两座工厂支棱起来,
年产30万辆的架子摆得挺像回事。
2015年Jeep国产化,
一句“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的情怀营销,
配上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三款SUV,
直接捅穿中产钱包。
2017年销量22.2万辆,
4S店加价3万还排长队,
净利润冲到44亿,
妥妥合资新贵。
但打脸来得比长沙的暴雨还快,
2018年央视315一记重锤,
把Jeep发动机“烧机油如烧汽油”的毛病锤上热搜。
按常理该滑跪认错吧?
偏不!
厂家磨蹭半年才召回14万辆车,
车主维权群里骂声比发动机异响还响。
更骚的操作是强塞库存,
2018年厂商宣称卖了8万台,
实际终端上牌量只有4万多,
剩下全压在经销商仓库吃灰。
35家经销商联名血书控诉“压库吸血”,
单家最高亏5000万,
半年退网20家。
销量?
从2019年的7.3万到2021年的2万再到2022年直接月产1台,
荒诞得能写进商学院反面教材。
股东内斗更是堪比宫斗连续剧。
2022年1月,
外方Stellantis突然单方面宣布增持股比至75%,
广汽当场掀桌:“老娘没签字!”。
董事会秒变角斗场,
员工吐槽“四年没新车,会议室天天拍桌子”。
救命钱?
2021年双方勉强凑了40亿续命,
但股比谈崩后连转账密码都互不告知。
就在他们为抢方向盘打破头时,
新能源浪潮直接把车掀翻了,
2022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30%,
比亚迪一年狂卖186万辆电车,
蔚小理挤爆商圈展厅。
而广汽菲克呢?
电动车?不存在的!
长沙工厂产能利用率暴跌至6%,
广州工厂直接被亲兄弟广汽埃安接管改电车产线,
后者2024年销量飙到60万辆,
反手给“前任”坟头撒把盐。
破产清算现场更是魔幻现实主义大赏。
截至2022年9月,
总负债81.13亿,
资产负债率110.8%,
净资产缺口能填满湘江。
核心资产长沙工厂拍卖五次,
首拍19.15亿冷场,
二拍15.32亿鸦雀无声,
三拍12.25亿连拍卖师都尴尬咳嗽。
为啥没人接盘?
业内算过账,
改电车生产线比建新厂还贵30%,
何况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已破50%,
资本家鼻子灵得很:“接盘?我脑门刻着大冤种仨字吗?”。
更惨的是77万车主,
零件断供后连换个雨刷都得等三个月,
Stellantis搞的“施舍式售后”,
还得车主自证不是车黑才能预约,
维权群改名“Jeep佛系养生交流群”。
广汽菲克可不是孤独的倒霉蛋,
它是五年内第25家倒下的车企。
铃木退出、雷诺破产、讴歌关停、宝沃凉透……
名单长得能写满黄浦江。
这帮难兄难弟的死法复刻得跟流水线似的,
技术空心化:外方攥紧专利当筹码,中方沦为组装厂(广汽菲克358项专利里90%是拧螺丝工艺);
决策脑死亡:欧洲总部拍脑门定中国策略,
结果SUV塞三缸机、电车续航250公里(说的就是你,别克微蓝6!降价7.8万还是卖不动,月销348台不够比亚迪秦PLUS零头);
电动梦游症——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4.2%,
被自主品牌67%的市占率摁在地上摩擦。
反观国产品牌:
比亚迪三电技术反攻欧洲,
蔚来在德国卖车比BBA还贵,
广汽埃安A轮融资估值1032亿,
旧时代合资的“技术换市场”?
早成博物馆展品了!
如今站在广汽菲克的废墟上,
数据早已给出墓志铭:
2024年中国新能源销量1286万辆,
燃油车份额萎缩至45%;
北京现代工厂两折甩卖,
广汽三菱产线被埃安0元购;
华为鸿蒙座舱装机量破百万,
宁德时代电池全球市占率37%。
这170亿的教训就一句:
躺在合资温室里啃老本的,
终将被扔进历史废铁堆。
当长沙工厂的野草长得比Jeep底盘还高时,
200公里外的广汽埃安工厂里,
机械臂正以53秒一台的速度吐着电车。
废墟与未来的距离,
不过一脚电门的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