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也是好起来了,新车奔驰纯电CLA售价24.9万起,这价格在豪华电轿里算是挺有竞争力了。之前一直觉得奔驰的电EQ系列个个贵的离谱,现在这个CLA用上了800V快充技术,关键10分钟能充出370公里的续航,算是给了不少人一个惊喜。你很多入门级豪华电动车的续航都摆在那边,要么充电慢,要么续航不行,这次奔驰明显在技术上做了点功夫。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实际上这个续航已接近顶配电动车的平均水平(估算了个参考,不是特别准确,大概865公里左右的2023年市场平均值)。但实际上,这个续航更多是测试车的理想状态。实际用起来会受到温度、载重、空调等影响,像我熟悉的某朋友就调侃,开空调,续航打脸要掉个20-30%。
奔驰对这车用料还是不错的,用的EVA材料、钢性结构,安全感挺足。她的安全设备绝对比十年前有质的飞跃。之前我问了店里销售:用料会不会缩水?他笑着说:你别看价格表,外表其实成本不低。这点倒也让我觉得踏实——毕竟用料省一分钱,安全风险就大了一截。
说到快充,800V技术其实挺吃硬件支持的。很多人在挑车时会关注头了,充电站布局其实不算太密集,比起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倒还要慢一点,但中国目前快充站点已经不少了。10分钟充满370公里,算是快充的天花板了(我知道市场上也有说法:快充没有天花板,关键看电池管理和电芯技术)。不过我有个疑问,实际操作中,这10分钟是不是有温控、等候影响?还是说只要车子在冷暖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表现就不会差太多。
再说说品牌影响力。奔驰在国内的消费市场,比起别的一些进口品牌,还是更被认可的。尤其对于中高端用户,那种品牌带来的安全感是一部分人买车很重要的原因。买奔驰CLA,除了品牌,还能享受到相对成熟的售后体系,出门修车不用担心割韭菜。
这让我想起我朋友去年问我,为什么豪华车要买品牌而不是纯比配置?我反问:你觉得难道配置差多少?最多多点科技配件,但大部分车在实际体验中差别不大。他想了想,嗯,好像也对。品牌是个信号,代表了质感、安全感,还有当你考虑保值率……好吧,说起保值,奔驰的二手市场比某些国产品牌都稳妥。但我又想,还是自己喜欢的样子。毕竟,买车不是买投机工具。
不过讲真,小米SU7又另辟蹊径。它像极了极客,大加速,生态联接,界面炫酷。只要车内屏幕还算顺畅,系统不崩,那就可以飙车少年了。它更适合那些愿意追求酷炫体验的年轻用户——像我朋友的弟弟,没买车之前就疯狂迷恋各类视频后台调色,对比了半天后,直接下单了。你觉得汽车是不是也在逐渐变成移动的智能设备?
奔驰克制的豪华,给人踏实感,安全又有底蕴。我懂,毕竟上车的那一刻能从容心安,才是最重要的。而小米的或许就是算得过智能感强。可我突然在想:如果只讲速度和科技,那竞争会不会越玩越激烈,反倒失去了汽车的情感那点温度?
你会选哪个?还是说,你会两车都待着,满足不同场景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