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销量跌6.38%!转型能否绝处逢生?

北汽蓝谷销量下滑

当比亚迪秦PLUS的月销量快要冲到4万辆,小米YU7刚发布三分钟就订出20万辆的时候,北汽新能源的工厂里,7月份下线的新车却只能默默贴上10280辆的标签——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下降了6.38%。这就是北汽蓝谷在八月初炎热的天气里交出的成绩单。

北汽新能源销量跌6.38%!转型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销量大起大落

销量下滑的背后,其实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抛物线”故事。咱们把时间倒回七年前,北汽新能源那时候可是风光得很,被称为“纯电动车销冠”,2018年卖了整整15.8万辆。那个时候,4S店里经常能看到出租车公司的采购经理来谈合作。

到了2019年,北汽新能源卖了15万多辆车,其中差不多七成都是卖给B端客户,比如出租车、网约车这些。可好景不长,补贴退坡了,疫情又冲击了出行行业,北汽新能源这艘船一下子就翻了——2020年销量直接掉到3万辆以下,比前一年暴跌了80%多,简直像沙堡一样一吹就塌。

“油改电”这个老问题,到现在还让北汽新能源吃尽苦头。你去二手车市场看看,北汽新能源的车残值率总是比别人低一截。以前卖得最火的北京EU5,去年12月还能卖出12811辆,结果到了今年6月,销量直接掉到838辆,真是惨不忍睹。

车主论坛上,各种投诉不断:车身电器故障、续航虚标……这些问题就像扎在心里的针一样难受。而这时候,比亚迪已经用e平台3.0打造出刀片电池和车身一体化的方案,技术上明显领先。反观北汽,还是用“油改电”的老办法,电池包直接挂在底盘下面,续航焦虑成了消费者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北汽新能源销量跌6.38%!转型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销量激增,亏损加剧

财务数据更让人震惊。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的销量增长了139.73%,但预亏却高达22亿到24.5亿元之间。从2018年上市以来,已经连续七年半亏损,累计亏损超过300亿元。到了一季度末,公司手里的现金只剩下36.7亿元,比去年四季度直接少了46亿元。现在,他们就像站在悬崖边跳舞的人,耳边已经能听见石头掉进深谷的声音。

转型的底牌正在一点点亮出来。展厅里,极狐阿尔法S5的价格已经降到了12.98万元,而和华为合作的享界S9增程版也直降了8万元。价格战的背后,是技术突破的野心:华为HI版搭载了高级自动驾驶系统,百度Apollo合作的L4级无人驾驶车计划三年内落地1000台。渠道方面也在快速变革,经销商数量翻了一倍,服务中心增加到了226家,还冠名了CBA,甚至植入了《封神II》,营销攻势在全国铺开。这些努力开始见效了——极狐上半年上险量达到了4.86万台,同比暴涨了145.4%。

北汽新能源销量跌6.38%!转型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新能源转型之路

在研发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在给“鲁班电池2.0”做低温测试。去年北汽蓝谷的研发投入猛增了48.22%,占比高达21.99%。说实话,之前北京EU5因为只有401公里的续航被对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岚图知音顶配那901公里的续航虽然被不少人质疑实际也就六七百公里,但也说明他们至少在技术上是往那个方向努力了。

集团还在不断给新能源业务输血。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卖出了23.81万辆车,商用车板块北汽福田也卖了32.7万辆,这两个“赚钱机器”继续为新能源业务提供资金支持。今年4月启动的60亿定增中,北汽集团和福田汽车各自认了半数,这就像给一个站在悬崖边跳舞的人系了一条安全绳,多少有点底气了。

北汽新能源的转型,就像蝴蝶破茧一样,旧的模式正在慢慢裂开,但新的翅膀还没完全展开。7月份销量下滑的数据一出来,它面对的不只是短期的困难,更是一场传统制造基因和智能电动车时代之间的生死较量。

北汽新能源销量跌6.38%!转型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北汽新能源转型之路

互动话题:北汽新能源这条“老船”要转型,你是更看好它靠集团资源慢慢来,还是希望它彻底大变样?

**支持派说:**

北汽可不是吃素的,百年造车底蕴摆在这儿,再加上奔驰的技术支持,只要先把基本盘稳住,智能化这块迟早能追上来,慢慢来反而更靠谱。

**反对派说:**

船大难掉头啊!现在新能源车竞争这么激烈,不彻底改革体制、重塑品牌形象,光靠老本吃不了多久,早晚被新势力甩在后面。

**中立派说:**

两条腿走路才最稳。一边用极狐冲击C端市场,另一边用EU系列守住B端,技术共享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