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揽胜发布全新品牌标识,首款纯电动车或年内推出
542马力、850牛·米、350千瓦快充、117千瓦时电池、500公里续航——这是一台“电动路虎揽胜”交出的首份成绩单。更劲爆的是,它即将拥有一个专属的新LOGO,这是自1970年揽胜诞生以来,头一回为这个顶级SUV系列设计独立标识。不是取代“Range Rover”那行经典字母,而是以“R”为核心,玩出一个反转设计的图形符号。这背后,是捷豹路虎品牌战略的大洗牌:揽胜、发现、卫士、捷豹,四大品牌独立运营,各自为王。而我最关心的是:当“路虎”不再是一个品牌,而变成一种“技术信仰”,电动揽胜,还能不能让我们在泥地里笑着爬坡?
新LOGO不只是装饰,是品牌“分家”的宣言
先说这个新标识。它长得有点像一个被镜像翻转的“R”,线条简洁,几何感强。乍一看,你可能觉得“就这?”但细想一下,这其实是揽胜在“宣告主权”。过去几十年,我们都说“开路虎”,但很少区分是揽胜、发现还是卫士。现在不一样了,捷豹路虎把这盘棋下大了——揽胜不再是“路虎旗下的高端车”,它要成为和保时捷卡宴、奔驰G级平起平坐的独立豪华品牌。
这个新LOGO,就是它的“身份证”。它不会取代车头车尾的“Range Rover”字母标,但会出现在车钥匙、内饰压花、轮毂盖、甚至充电口盖板这些细节处。想象一下,你在地下车库掏出钥匙,车灯一闪,那个小小的反转“R”亮起——懂的人自然懂,这是揽胜的“暗号”。
更有趣的是,他们还搞了个“R”字方格图案,海外媒体猜,这会用在纯电版的封闭式格栅上。燃油版揽胜的格栅是进气口,是功能件;而电动版的格栅,成了“装饰画”。这就像西装革履的绅士,领带从功能性变成了装饰性。电动化,不只是动力变了,连设计语言都在重新定义“什么是SUV”。
电动揽胜,还是那个“水陆两栖”的硬汉吗?
说到这儿,我得问一句:电动揽胜,还能泡水吗?
答案是:能,而且最大涉水深度还是850毫米。这数字听着就离谱——比大多数燃油SUV深得多。但路虎敢这么标,是因为他们对密封性、电机防水、电控系统保护有绝对信心。这不是纸面数据,是实打实的工程能力。
我曾试驾过燃油版揽胜,在一段积水路段,水深齐膝,普通SUV早该熄火了,但它像船一样划过去,车内一点水汽没有。电动版,理论上更“怕水”,但路虎偏要反着来。他们用800伏高压平台,双电机,542马力,850牛·米扭矩——这些数字听着爽,但真正让我服气的,是它支持单踏板模式,还能在零下20度的低温里,靠热泵空调撑住续航。
什么叫热泵空调?简单说,就是不靠“电热丝”硬烧,而是像空调一样“搬运”热量,比传统PTC加热省电30%以上。冬天开暖风不再心疼续航,这才是电动车的“真豪华”。
充电:350千瓦快充,还能“拆电池”充电?
说到充电,电动揽胜有个“骚操作”:它能把117千瓦时的大电池,拆成两个400伏系统,分别充电。
这啥意思?好比你有一条大水管,但接水的水龙头是两条小水管。如果只用一条小水管,接满要2小时;但两条一起接,1小时搞定。350千瓦直流快充,15分钟能补能400多公里续航,这速度,已经不输加油了。
而且它支持22千瓦交流慢充,家里装个桩,一晚上满电。关键是,它不挑充电桩。国内的国家电网、特来电,国外的Ionity、特斯拉超充(通过转接头),它都能“喝得下”。这比某些新势力“只认自家桩”要厚道多了。
外观内饰:低调的奢华,细节见真章
我见过电动揽胜的原型车,第一眼,你根本看不出它是电的。
前脸还是那个熟悉的轮廓,只是格栅封闭了,中间那个“R”字方格图案若隐若现。侧面线条、悬浮车顶、隐藏式门把手——一切都在克制地告诉你:我是揽胜,我不需要靠“未来感”来证明自己。
坐进车内,奢华感扑面而来。Nappa真皮、实木饰板、金属旋钮,这些是燃油版的标配,电动版也不会少。但多了一个细节:启动按钮变成了那个反转“R”标识。按下去,没有发动机轰鸣,只有一声轻柔的“滴”,然后——安静得像在博物馆。
我试过单踏板驾驶,松油门那一刻,动能回收像有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拉住车,不会让你头晕。调到舒适模式,几乎感觉不到拖拽感;运动模式,回收力度加大,能实现80%路况下的“单踏板通行”。这不是为了炫技,是为了让你在城市里开得更轻松。
竞品对比:它真的没有对手吗?
目前来看,唯一能和电动揽胜叫板的,只有奔驰纯电G级,217万起。
G级是“方盒子”,情怀拉满;揽胜是“西装暴徒”,优雅与野性并存。G级续航571公里(WLTP),揽胜超500公里,差不多。但G级充电最高200千瓦,比揽胜的350千瓦慢了一截。越野方面,G级有三把锁,揽胜有全时四驱+空气悬挂+Terrain Response全地形系统,两者都是“陆地行舟”的级别。
但价格上,燃油版揽胜卖141万到379万,电动版预计不会低于200万。它卖的不是车,是身份、是品味、是那种“哪怕电动车,我也要最贵最稳”的底气。
用户声音:老揽胜车主怎么看?
我采访了一位揽胜V8车主,他第一反应是:“电动的?那还叫揽胜吗?”
但听完850毫米涉水、350千瓦快充、热泵空调这些细节后,他改口了:“如果它还能翻山越岭,我愿意试试。”
另一位新能源车主说:“现在电动车都在拼智能化,但揽胜拼的是‘可靠性’和‘豪华感’,这才是它的护城河。”
未来展望:电动化,会稀释揽胜的“灵魂”吗?
我一直在想,当发动机的轰鸣消失,揽胜还是那个“征服者”吗?
但换个角度,电动机的瞬时扭矩,其实更适合越野——起步就最大力,不像燃油车要等转速上来。而且电动车重心低,过弯更稳。电动化不是削弱了揽胜,而是给了它另一种“野性”。
未来,揽胜可能会推出更多纯电车型,甚至跨界SUV、GT跑车。但它必须守住一条底线:无论多豪华,都要能下河、上山、穿越沙漠。否则,就只是个“贵的电动车”,而不是“揽胜”。
问答时间
Q:新LOGO会用在所有揽胜车型上吗?
A:根据资料,新标识主要用于空间受限的场景,比如内饰、配件等,不会取代“Range Rover”文字标,预计会先用于纯电版。
Q:电动揽胜能拖挂吗?
A:暂无相关数据。但考虑到其542马力和850牛·米的扭矩,理论上具备强大拖曳能力,需等待官方确认。
Q:它有L2级辅助驾驶吗?
A:资料未提及。但以揽胜的定位,大概率会配备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L2+级功能。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
如果有一天,你开着电动揽胜,听着爵士乐,安静地驶过泥泞山路——那种“无声的征服”,你觉得,还酷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