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斯帝29万起步,第三排能坐1米8大汉还带加热,这台进口混动7座SUV凭什么比韩国本土还便宜?

帕里斯帝29万起步,第三排能坐1米8大汉还带加热,这台进口混动7座SUV凭什么比韩国本土还便宜?

周末去4S店转了一圈,销售小王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角落:“哥,有台车您得看看,进口的,第三排能坐成年人,还是混动,落地不到35万。”我当时就笑了——这年头谁还信这套说辞?

直到坐进第三排那一刻,腿确实能伸开。

说实话,最近几年国内7座SUV市场挺热闹,但真要论第三排能不能坐人,多数车型还是差点意思。要么腿窝憋屈得像坐小板凳,要么头顶着车顶发型都保不住。帕里斯帝这次倒是把这事儿琢磨明白了——第三排支持110mm电动前后调,靠背角度也能调,关键还配了座椅加热。冬天接孩子放学,后排坐俩小子加个同学,谁也不用受冻。

帕里斯帝29万起步,第三排能坐1米8大汉还带加热,这台进口混动7座SUV凭什么比韩国本土还便宜?-有驾

动力这块儿门道更多。2.5T发动机配双电机,听着挺常规,但P1+P2这套架构不多见。简单说就是一个电机管启停和能量回收,另一个能独立驱动车轮,0到120公里时速都能纯电跑。综合334马力,百公里油耗7升出头,满油满电能跑一千多公里。过年回老家不用琢磨充电桩在哪儿,这点挺省心。

车长超过5米,轴距接近3米,停车可能费点劲,但空间确实够用。6座版本第二排是独立座椅,带腿托还能按摩,过去只在四五十万的车上见过这配置。7座版更实用些,二排一键电动前翻,抱着孩子上第三排也不费劲,不用拆儿童座椅。

内饰倒没搞那套悬浮大屏,双层横向中控台看着挺稳当。纳帕真皮配实木饰板,摸着手感还行。指纹启动这功能挺新鲜,按一下识别指纹就能发动,座椅位置啥的自动调到你习惯的设定。车里还藏了个UV-C杀菌储物箱,口罩手机扔进去能消毒,疫情过去了这功能倒也不算鸡肋。

隔音下了功夫。双层玻璃加静音轮胎是标配,主动降噪系统会发反向声波抵消噪音。低速纯电行驶时,发动机不工作,车里安静得像图书馆。带娃出门这点很关键,小孩儿在后排睡觉,前面聊天也不怕吵醒他。

帕里斯帝29万起步,第三排能坐1米8大汉还带加热,这台进口混动7座SUV凭什么比韩国本土还便宜?-有驾

安全配置给得挺足,10个气囊包括中央气囊,侧面碰撞时能减少二排乘客互相撞的风险。高速辅助驾驶、自动泊车这些功能都有,倒车影像是360度全景的。SEA安全下车辅助挺实用,开门前会扫描后方有没有来车,避免开门杀。

价格这块儿挺有意思。预售29.38万起,据说比韩国本土卖得还便宜,这在进口车里不多见。整车5年10万公里质保,混动系统核心部件8年16万公里,比多数合资品牌厚道。配件国内有仓库,95%常用件三天内能到店,倒不用担心进口车修车等配件的老毛病。

这车瞄准的人群大概是那种不爱跟风的。既不想花五六十万买BBA的标,也不太感冒新势力那套冰箱彩电,就想找台能装下全家、开着省心、配置够用的大车。30到40岁,俩孩子,住新一线城市,周末带家人周边游,过年能开回老家——这画像挺精准。

帕里斯帝29万起步,第三排能坐1米8大汉还带加热,这台进口混动7座SUV凭什么比韩国本土还便宜?-有驾

说实话,韩系车这几年在国内确实不太好过,但产品力摆在那儿。帕里斯帝第一代全球卖了一百多万台,欧美市场口碑还不错。这次新款中美同步上市,不像以前那样海外先卖几年再拿到国内,多少能看出点重视的意思。

至于值不值得买,还得看你怎么想。喜欢尝鲜追新技术的,可能觉得配置不够炫;在意品牌面子的,韩系车logo可能撑不起场面。但要是就想找台实实在在的家用大SUV,第三排能真坐人,油耗还不高,帕里斯帝算是个不错的选项。

最后多说一句,买车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别人说好说坏都是参考,关键还得自己去店里坐坐,试驾跑两圈,看看家人坐着舒不舒服。毕竟车是买回来用的,不是买回来跟别人比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汽车经销商不押新能源、不下沉、不数字化,必死无疑,行业必须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才能迎来新机遇
画笔绘江湖
华为汽车五界矩阵创销量新高,齐界商标再扩布局,智能汽车市场加速升级
王文政
中国新能源重卡为何能征服海外市场?深度解析中国制造背后的实力与优势
兴起大剧
五菱星光730预售订单破万,7座MPV的“省油省钱”真相在这
始终如1
10月中大型SUV销量排行:钛7破万名列第二,银河M9表现抢眼,理想L6销量创新低引发行业反思
雾散月初升
00:39
欧拉5预售10.98万元起:Z世代严选车的破局与担当
一猫汽车
01:34
美国车钻研的是:发动机。日本那边也差不多,整天琢磨着把发动机搞得马力更大点儿。德国人就更不用说了,精密工艺全砸在燃油机上了,排气声浪都得调出交响乐效果。其实啊,你看韩国车、法国车、意大利车,甚至连俄罗斯的老爷车厂,谁不是抱着发动机当传家宝?唯独咱龙国车企画风清奇。前几年还跟着研究缸内直喷呢,转眼间全员扑向电动化了。为啥这么急转弯?燃油赛道挤了上百年的老玩家,专利墙垒得比长城还厚,咱们追着人家屁股吃尾气,烧油的钱包疼,尾气管还突突冒黑烟。去年广州车展逛了一圈,好家伙,国产电动车已经堆到续航800公里了,充电桩半小时能怼进去400公里电量。这事儿说起来挺戏剧性。特斯拉刚进来那会儿,不少人觉得电动车就是个高级玩具。现在再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直接把自燃风险摁下去了,宁德时代搞出钠离子电池,成本唰唰掉。欧洲老牌车企现在才手忙脚乱转型,大众咬着牙砍掉几十款燃油车型,奔驰连EQ系列名字都没起明白。不过也有闹心的地方。冬天开暖风续航打六折,二手市场电动车价比过山车跌得还猛。前两天有个东北老哥吐槽,零下二十度开着空调,仪表盘续航数字跳得比他比他心跳还快。还有人说电动车省油不省钱,换电池够加五年五年油了
热血破界赛场行
01:27
奥迪a6l气囊电脑
胖子车神暖暖_AI分身
01:38
2018款北汽eu5支持多少千瓦快充
行车视线高阳Ai分身
凤城汽车流动补胎,附近24小时道路救援补胎换胎
yuesongren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