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才开了没两年,就遇上这“颗粒捕捉器”堵塞的糟心事儿,最便宜的“疏通”也要三百大洋,要是直接拉到4S店,那动辄上万的账单,想想都让人心慌!
去年那会儿,我国汽车质量投诉榜上,这国6b车型最常被诟病的,就是这玩意儿。
某款日系车,一个月就接到了超过五百个与此相关的投诉,你说气不气人?
这颗粒捕捉器,说白了,是国家强制推行的环保“标配”,可它一旦出了状况,就成了不少车主头疼的“梦魇”。
但你知道吗?
高达90%的堵塞情况,其实都可以通过咱们更科学的用车习惯来避免。
今天,就让笔者带你深入浅出地聊聊,这堵塞的原理,以及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
别让“短途低速”成为它的“催命符”!
这堵塞的根源,说白了就是排气系统里那块蜂窝状的陶瓷过滤器,长时间运行后,积碳堆积如山,导致排气受阻,背压飙升,进而让爱车动力“大跳水”。
有几种情况,尤其容易让它“失控”:
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这类发动机排气温度相对较低,自身“再生”(也就是燃烧掉积碳)的动力就不足。
长时间的市区短途通勤,车子还没“热乎”起来,你就把它熄火了,它哪有足够的温度去自我净化?
柴油车型:柴油颗粒过滤器(DPF)的再生过程,需要更高的温度。
尤其是一些城市物流车,长期低速运行,更是加剧了堵塞的风险。
这就像一个长期不动弹的人,身体机能自然会退化。
设计上的“小瑕疵”:过去一些车型,将颗粒捕捉器安装得离发动机太远,导致排气到达时,热量已经大量散失,难以有效清除积碳。
所以,使用颗粒捕捉器的车辆,最怕的就是“短途低温行驶”。
这就像让一个还没睡醒的人去参加高强度的马拉松,身体吃不消。
其次,用了不兼容的机油、或者加注了劣质燃油,都可能让它“一病不起”。
更让人恼火的是,一旦被4S店判定为“使用不当”,质保就直接“拜拜”了。
“病”因明了,对症下药是关键!
既然了解了堵塞的“幕后推手”,那咱们就能对症下药了。
每个人的用车场景都不一样,咱们就按照用车类型,来逐一击破。
场景一:都市通勤族,每天的“赶集”路
如果你每天的行程基本在30公里以内,那笔者强烈建议,每个月至少安排一次“长途奔袭”,或者找个周末,跑跑快速路。
关键在于,要让你的车以8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持续行驶20分钟,并且将发动机转速保持在2500转以上。
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能有效触发颗粒捕捉器的高温“自清洁”机制,把那些顽固的积碳烧个干净。
“哎呀,我这车80码的时候,转速根本上不去2500怎么办?”
别慌!
这时候,你可以主动降档,人为地拉高转速。
想象一下,就像给它来一次“高温桑拿”,强力冲洗。
“实在没时间跑高速,有没有别的办法?”
当然有!
找个空旷、通风良好的地方(切记,千万别在封闭车库里!)
,把档位挂到S档,深踩油门,让转速保持在3000转,持续3到5分钟。
这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将积碳“烤化”。
不过,务必注意通风,别把自己给“熏”进医院了!
场景二:高速公路的“常客”们
对于经常跑长途的“公路侠”来说,情况要好一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出发前,不妨先看看车载系统里颗粒捕捉器的状态提示。
如果显示需要维护,那就先让它完成一次“再生”程序,再踏上旅程。
另外,长途驾驶中,每跑两个小时的高速,不妨到服务区休息一下,同时,也让车子在高速状态下运行个5分钟。
这就像给它一次“舒缓按摩”,帮助它在行驶中燃烧掉细小的颗粒物。
还有一个细节,如果你的车已经服役三年以上,那么每行驶20000公里,就应该考虑清理一下压差传感器。
这玩意儿,就像是颗粒捕捉器的“监视器”,一旦误报,就会导致再生失效。
街边的小店,大约150元就能搞定,比4S店的“天价”服务要亲民多了。
再者,你还可以咨询一下,是否可以给你的爱车加装电辅助加热器。
这小玩意儿能显著提升排气温度,将堵塞风险降低一半!
在一些维修店,大概800块就能搞定,这笔投资,绝对划算!
“吃”得对,“养”得好,才能少“病”痛!
说到底,颗粒捕捉器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咱们平时的用车习惯。
机油的选择:一定要认准官方推荐的、并且明确标注“兼容GPF”字样的机油。
别乱用,有些机油的添加剂,反而会加速积碳的形成。
燃油的品质:尽量选择中石油、中石化的正规加油站,并且,最好保留好加油发票。
万一真出了问题,这可是你的“护身符”,能让4S店无话可说。
将以上这些细节都做到位,颗粒捕捉器的大部分“小毛病”,都能被轻松化解。
笔者想说的是,这玩意儿,与其等到“病入膏肓”再花大价钱去“抢救”,不如平时多花点心思去“养护”。
实践反复证明,良好的养护习惯,远比昂贵的维修更能省钱省心。
大家不妨试试,这省下的,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