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女销冠被AI造黄谣这事儿,本身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是个玄学问题。
讲真,当一个新闻过于典中典,你甚至都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开始喷。一个年入千万的销冠,一个躲在暗处的猥琐男,一个叫AI的压缩毛巾,一杯水放进去,哗一下,膨胀成了一场全民围观的行为艺术。然后呢?然后始作俑者行政拘留五日游,手写一封道歉信,这事儿就算翻篇了。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事儿的核心矛盾在哪?在于很多人觉得,这是技术作恶。是AI这个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坏了菜了,以后人人自危。
是,也不是。说它是,是因为AI确实大大降低了作恶的门槛。以前你要P张图,还得会点PS,现在直接把照片和视频往软件里一扔,喊一声“机你太美”,一个能以假乱真的不雅视频就出炉了,三体人看了都想骂街。这效率,富士康的产线看了都得流泪。
但问题的根子,从来不在技术。你给猴子一把枪,猴子只会拿它砸核桃。技术的本质是放大器,它放大的是人性。而这次事件,放大的不是别的,正是品牌玄学之下的那种无能狂怒。
为什么是保时捷销冠?为什么不是五菱宏光的销冠?
因为保时捷卖的从来不是车,是梦。是一张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任意门,是鄙视链顶端的VIP卡,是“我过得比你好”这句话最直接的物化体现。而这个女销冠,她不是在卖车,她是在贩卖这个梦,她是那个站在门口发VIP卡的守门人。她一年卖170台保时捷,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这不是销售业绩,这是在普度众生,是在给170个大哥的信仰充值。
这种信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就像果粉觉得苹果的一切设计都是对的,就像特斯拉车主觉得车里的一切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保时捷的信仰,就是那个标。
而那个造谣的哥们儿,他攻击的不是牟女士这个人,他攻击的是“保时捷销冠”这个符号。他可能每天挤着地铁,吃着泡面,看着手机里光鲜亮丽的牟女士和她身后的保时捷,那种巨大的阶级落差和无力感,最终转化成了一种扭曲的恨意。他打不过那个符号,也买不起那个符号,那怎么办?
最好的手段,就是把这个符号给毁了。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我打不赢你,我就不让你体面地赢。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他不是想跟牟女士竞争,他是想直接引爆煤气罐,把整个餐厅都给炸了。他用AI制造的那个视频,就是他扔进餐厅的那个煤气罐。他以为自己是雷电法王,掌握了众生荣辱,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在下水道里点燃了一根炮仗的小丑。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破防。你辛辛苦苦干一年,年终奖还不够人家一个轮毂的钱。你每天被老板PUA,被KPI压得喘不过气,人家发个朋友圈就是又签一单。这种感觉,就像你在修仙小说里,辛辛苦苦炼气九层,结果发现人家出生就是金丹期,你找谁说理去?心态能不崩吗?
但理解不代表认同。成年人的世界,崩了,你也得自己一片一片粘起来。而不是去砸了别人的金丹。
再说说那个处罚,行政拘留五日。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五天,够干嘛的?够在里面反思一下人生,出来之后继续研究新版AI怎么用吗?这种惩罚力度,对于造成的伤害来说,约等于零。它传递了一个极其可怕的信号:造谣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不叫惩罚,这叫“新手体验卡”。今天他用AI给保时捷销冠造谣,明天就可能有人用AI给你我造谣。就问你怕不怕?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只要我键盘敲得快,黑锅直接就甩给AI了。这逻辑,完美。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一个严肃的法律问题扯到了修仙和玄学。但现实就是这么魔幻。保时捷花了上百年建立起来的那个品牌金钟罩铁布衫,差点就被一个会用AI的哥们儿给破了防。这让保时捷自己看了也得傻眼,我养那么多法务,搞那么多公关,结果打不过一个AI生成的“老师”?
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那个麻辣烫淡得跟水一样,有时候我觉得世界的荒诞就体现在一碗麻辣烫里。
所以你看,问题的关键,从来不在于AI会不会毁灭世界,而在于总有人想毁灭世界。AI只是他们最新找到的顺手工具。今天我们讨论的是AI视频,明天可能就是AI语音,后天可能就是AI直接生成的全套证据链。到那个时候,你怎么证明你是你?
讲真,我甚至有点同情那个造谣的哥们儿。他不是坏,他是又蠢又坏。他以为自己毁掉的是一个女人的名誉,实际上他撬动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石。他用五天的时间,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个永远抹不掉的污点,也给所有潜在的模仿犯,上了一堂价值五天的“实践课”。
所以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不是给AI加锁,也不是天天去鉴定视频真伪。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当有人想掀桌子的时候,你得有能力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更不讲理的方式去对抗不讲理。这听起来很流氓,但当体面无法解决问题时,不体面就是唯一的答案。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最是折磨。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