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500F上市在即,两大特点抢鲜看,买车必看

最近咱们国内的摩托车圈子里,有件事儿传得挺热闹,就是关于一台叫张雪500F的新车。

要说这事儿为什么引人关注,关键就在一个“快”字上。

快到什么程度呢?

张雪500F上市在即,两大特点抢鲜看,买车必看-有驾

您想啊,去年年底,也就是2024年的12月份,这台车的创始人张雪才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给大家看了个车的泥巴模型。

那时候的车,说实话,还挺糙的,车架子看着像是直接从自家的跑车500RR上拆下来的,车身上好多零件都还没个准谱,感觉设计师自己都没想好最后要弄成个什么样。

可谁能想到,这才过了短短八个月,一转眼,这台车就以一个非常完整、非常精神的面貌,出现在了国家工信部的新车公示名单里。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上了工信部的名单,就意味着它拿到了“准生证”,最快九月份就能正式上牌卖给消费者了。

从泥巴到能上路的合法商品,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速度确实让人佩服,也反映出咱们国家现在摩托车制造业的整个配套体系是多么成熟和高效。

不过,速度快归快,大家心里也犯嘀咕,这么“赶”出来的车,到底靠不靠谱?

张雪500F上市在即,两大特点抢鲜看,买车必看-有驾

是急着上市圈钱的半成品,还是说真的下了一番苦功夫的精品?

咱们今天就来仔仔细细地扒一扒这台车上几个特别有讲究的地方,看看它到底藏了些什么心思。

首先得说的,就是它那个排气系统和发动机的布局,这地方改得可真是下了血本,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来,但懂行的朋友一看就知道,这是花了心思的。

玩复古摩托车的朋友,都有一点小小的“洁癖”,特别在意外观的协调性。

一台漂亮的复古车,从侧面看过去,发动机和排气管得像一套量身定做的衣服,贴合、紧凑,不能有多余的缝隙,这样才能显出那种机械的美感。

最开始这台500F的设计图,其实在这方面做得一般。

它的发动机结构跟它家的跑车500RR差不多,机油滤芯是藏在发动机里面的,油底壳的位置也比较偏,这就导致排气管为了绕开这些部件,只能往外拐一个弯,离发动机主体有点距离,侧面看起来就显得有点空荡荡的,不够饱满。

张雪500F上市在即,两大特点抢鲜看,买车必看-有驾

张雪和他的团队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让车更好看,他们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重新设计发动机的油底壳结构。

他们把原来藏在里面的机油滤芯改到了外面,并且把油底壳的位置调整到了发动机正下方。

这么一改,好处是立竿见影的。

首先就是视觉效果,排气管一下子就能紧紧地贴着发动机走了,整个车身下半部分看起来瞬间就紧凑、扎实了很多。

这种感觉,就特别像日本本田那些经典的CB系列老车,比如CB1100,你看它的排气,左右对称,跟发动机融为一体,特别有力量感。

做个对比,另一款很出名的复古车川崎Z900RS,它的排气管全都集中在车身右侧,虽然也很好看,但从左边看就觉得有点“偏沉”,不够平衡。

张雪500F上市在即,两大特点抢鲜看,买车必看-有驾

很明显,张雪500F就是想做出本田CB那种平衡、饱满的效果,所以才不惜在发动机这个核心部件上动这么大的手术。

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也说明他们是真正懂复古车文化,愿意为了这个“味儿”去下功夫。

而且,这么改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保养起来方便多了。

机滤换到外面,以后车主自己想换机油、换机滤,伸手就能够到,拧下来换个新的就行,省时省力,也不容易弄得满手都是油。

一个改动,既满足了 estética,又方便了用户,这钱花得值。

其次,咱们再聊聊它的仪表盘,这件事更能看出厂家听不听劝。

对于复古车迷来说,理想中的仪表盘就应该是两个大大的圆形机械指针表,左边是时速,右边是转速,看着指针缓缓扫过盘面,那才叫有感觉。

张雪500F上市在即,两大特点抢鲜看,买车必看-有驾

中间再配一小块液晶屏,显示个档位、油量、时间什么的就够了。

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情怀。

可是,张雪500F最开始曝光的仪表盘设计,有点“偷懒”的意思。

虽然也是两个圆盘,但里面却塞了两块小小的液晶屏,功能倒是有了,但那种复古的机械质感和韵味一下就没了,甚至有网友吐槽说看起来有点廉价,跟某些品牌的仪表差不多。

这事儿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很多人都表示失望。

面对大家的批评,张雪这次做得不错,他听进去了。

在最新的工信部申报图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仪表盘已经彻头彻尾地换了一套全新的设计。

张雪500F上市在即,两大特点抢鲜看,买车必看-有驾

这套新仪表,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那种经典造型,两个圆形的表盘,看起来非常精致,一下子就把整台车的档次感给拉上来了。

虽然现在车还没上市,我们也不知道这仪表点亮之后,中间那块小屏幕具体能显示些什么信息,功能是不是齐全,但起码在造型上,它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期待。

这种愿意倾听消费者声音,并且迅速做出改进的态度,对于一个新兴的国产品牌来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让大家对它多了几分好感。

最后,要说一个比较严肃,甚至关系到骑行安全的问题,就是关于安装护杠的提醒。

这事儿得从一段往事说起。

很多老摩托车玩家可能还记得,几年前,张雪还在另一家车厂凯越任职的时候,发生过一件轰动圈子的事,就是凯越500X这款车出现了车架断裂的问题。

张雪500F上市在即,两大特点抢鲜看,买车必看-有驾

当时很多人只看到了断裂的照片,觉得很吓人,但并不太清楚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那类断裂问题,根源并不仅仅是车架本身不够结实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结构设计上的原理问题。

无论是当年的凯越500X,还是现在的这台张雪500F,它们都采用了一种“双翼梁”车架,并且发动机本身就是车架受力的一部分。

这话听着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发动机不只是一个被车架“抱着”的零件,它本身就是车架骨骼的一部分,要和车架一起承受路面传来的各种冲击和力量。

这就好比一张凳子,凳子面和凳子腿必须紧密连接,共同支撑,才能稳固。

问题就出在连接发动机和车架的那几颗关键螺丝上。

如果这些螺丝因为长时间的震动而变松了,甚至掉了一颗,那么发动机和车架之间原本刚性的连接就被破坏了。

张雪500F上市在即,两大特点抢鲜看,买车必看-有驾

整个车架的受力方式就全变了,本来应该由发动机分担的一部分力量,现在全都压在了车架的其他位置上。

车架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要承受这么大的集中应力,长时间在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下骑行,尤其是在路况不好或者载重很大的情况下,金属就容易产生疲劳,最后在最薄弱的地方发生断裂。

这就是当年那起事件的本质原因。

后来,凯越吸取了教训,在后续车型的车架上,都专门设计了用来安装护杠的预留孔位,把护杠的固定点和发动机的固定点分开了。

但是,让人有点担心的是,从这次张雪500F的申报图上看,它的车架上似乎并没有看到这种专门为护杠预留的安装位置,能看到的发动车固定点还是那个光秃秃的螺丝孔。

这就意味着,如果车主买车后想加装护杠,市面上大部分护杠的安装方式,就是拧下那颗至关重要的发动机固定螺丝,然后把护杠固定在上面。

这无形中就埋下了一个和当年类似的隐患。

所以在这里必须提醒一下所有对这台车感兴趣的朋友:这台车,如果不是非装不可,最好就保持原样,不要装护杠;如果确实有需求,比如新手怕摔车,那在选择护杠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那些设计非常科学、有独立固定点或者能分散受力的大品牌产品,并且一定要找技术过硬、负责任的店家来安装,千万不能图便宜随便买一个装上。

否则,万一安装不当或者产品质量不过关,很可能会重蹈覆辙,那就得不偿失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