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的区别

非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核心区别体现在功能定位、结构组成、适用场景等方面,具体如下:

1. 功能定位:核心作用不同

非车载充电机(Off-Board Charger): 本质是电能转换设备,核心功能是将电网的交流电(AC)转换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所需的直流电(DC),并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需求,精准输出匹配的电压和电流,直接为电池充电。
它不直接提供用户交互或充电接口,仅负责“电的转换”,是直流充电的核心技术部件。

充电桩(Charging Pile): 是完整的充电终端设备,核心功能是为电动汽车提供“可操作的充电接口”,并集成了人机交互(显示屏、刷卡/扫码)、安全保护(过流、过压)、通信(与电网或车辆交互)等功能。
它更像一个“充电终端”,负责连接车辆与电源,并管理整个充电过程。

2. 结构与集成关系

非车载充电机是直流充电桩的核心部件: 直流充电桩需要直接输出直流电,因此必须内置非车载充电机(负责AC-DC转换);而交流充电桩无需转换(仅输出交流电),因此不包含非车载充电机(依赖车辆自带的车载充电机OBC进行转换)。

充电桩的范围更广:
充电桩包括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其中直流充电桩“包含”非车载充电机,而交流充电桩与非车载充电机无关。

3. 适用场景与充电速度

非车载充电机:
仅用于直流快充场景,因其功率较大(通常60kW以上,甚至超1000kW),能直接输出高压直流电,充电速度快(半小时内可充至80%),常见于公共快充站。

充电桩:

交流充电桩:无转换功能,输出交流电(功率通常3.3-6.6kW),依赖车载充电机转换,充电慢(需数小时),适合家用、停车场等慢充场景。

直流充电桩:集成非车载充电机,输出直流电,充电快,适合公共快充场景。

总结

简单来说:非车载充电机是“电的转换器”(AC-DC),是直流快充的核心;充电桩是“充电终端”,负责连接车辆与电源,包含交互、保护等功能,其中直流充电桩内置非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则不包含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