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聊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关于丰田的一款车,叫埃尔法。
这车在国内,那可是个大明星,很多人都叫它“保姆车之王”,一般都是老板或者明星坐的,感觉特别有派头。
关键是这车不好买,官方说卖八十多万,但你要真想开回家,不另外再加个十几二十万,人家根本不卖给你,所以全部办下来,随随便便就冲着一百万去了。
可怪就怪在,就是这么一款在国内被捧上天的“神车”,到了它的老家日本,画风却完全不一样。
有网友专门跑去日本看了看,发现这车在日本满大街都是,而且价格便宜得让人有点不敢相信。
咱们先说说这价格到底差了多少。
在日本,这辆埃尔法根本就不是什么奢侈品,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家用七座车,跟咱们这儿的别克GL8或者奥德赛差不多一个意思。
当地人开它,就是为了接送孩子、周末全家出去玩,或者去超市买点东西,图的就是个空间大、坐着舒服。
你要是在东京街头问一个开埃尔法的日本司机,他可能会很惊讶地告诉你,这车在日本也就是个工具车,没想到在中国能卖那么贵。
更让人心里不平衡的是,你坐进去一看,日本本土卖的很多版本,座椅都不是国内高配的真皮,用的是普通的织物材料,中控台的屏幕也比国内的小一圈。
按理说,配置低一点,价格应该更便宜才对。
结果一查,日本官网上的报价,入门款的埃尔法折合成人民币还不到三十万,就算是最高配的,也就四十万出头。
这个价格,跟国内动不动就近百万的落地价一比,简直就是打了对折还带拐弯的,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同一辆车,从日本运到中国,价格就能翻着跟头往上涨呢?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说穿了也不复杂。
首先,就是各种税费。
一辆进口车要进入中国市场,得先交一笔关税,然后根据发动机排量的大小,再交一笔消费税,最后在销售环节还有增值税。
这一层一层的税加上去,车价自然就高出了一大截,这是没办法的政策规定。
但光是税,还不足以造成这么离谱的差价。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为的炒作和营销。
国内的经销商和车贩子们抓住了咱们一些人买车不光看车,还看重“面子”的心理。
他们联合起来,刻意控制埃尔法的进口数量,造成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假象。
然后通过各种宣传,把这辆车包装成“身份的象征”、“富人的入场券”。
你想买?
可以,但车源紧张,得加钱。
这么一来一回,埃尔法就从一辆家用车,被硬生生炒成了一个需要加价才能买到的奢侈品,这多出来的几十万,很大一部分就进了这些中间商的口袋里。
如果说,多花点钱买个面子,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这事也就算了。
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是很多吹捧日本车的人从来不提的一点,是这笔钱最终流向了哪里,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日本,人们之所以能用那么便宜的价格买到本国的汽车,背后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会福利体系在支撑着他们的生活。
当地人说,他们的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看病和上学基本花不了什么钱,国家都给包了。
等到老了退休,每个人还能领到一笔相当于人民币一百多万的退休金,基本上一辈子都不用为养老发愁。
这种从摇aby到老都有保障的生活,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像丰田这样的大企业在全球赚取利润后,向本国政府缴纳的巨额税款。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丰田公司在不久前公布的财报里显示,过去一年,它在全球的净利润换算成人民币,高达两千五百多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而中国作为丰田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贡献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销量和利润。
现在,我们把整个链条串起来看,就清晰多了:咱们国内的消费者,用远高于日本本土的价格,买下了一辆埃る法;这笔钱里包含了经销商的超高利润和各种税费,最终变成了丰田公司的收入;丰田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然后作为日本的纳税大户,给日本政府交税;日本政府拿着这些税收,再去完善和支撑本国的免费医疗、教育和养老金体系。
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咱们花的每一笔高价购车款,都在间接地为日本的社会福利添砖加瓦。
日本民众买自家的车便宜,同时还能享受到企业全球盈利带来的福利反馈,这是一个对他们非常有利的循环。
反观我们自己,花了全世界最贵的钱,买了一辆可能配置还被减掉的车,不仅享受不到任何类似的福利回馈,后续的保养维修费用和保险,也比日本本土要贵上一大截。
这么一算,里里外外,咱们消费者好像成了那个最终买单的人。
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待买车这件事,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地抵制或者抹黑某个品牌,丰田车在耐用性、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方面,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值得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去学习。
但是,一是一,二是二,优点要承认,缺点和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我们也要看清楚。
比如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地位,搞加价销售、区别对待中国市场的做法,就非常不厚道,应该受到市场的批评。
我们不能因为别人说“日本人都爱买丰田”,就觉得我们也应该跟着买。
因为他们买车的环境和我们完全不同,他们是在一个低成本、高回馈的体系里做选择,而我们面对的则是一个高成本、低回馈的市场。
其实,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样子了。
过去我们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进口车、合资车就是比国产车好。
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已经跑在了世界前列。
就像有网友在日本街头看到的,已经有不少比亚迪的电动车在路上跑,很多日本年轻人觉得这车充电便宜,车里的智能大屏幕比丰田那些老款车好用太多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好产品是不分国界的,只要你的东西真的好,性价比高,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就一定能赢得市场。
所以,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应该更加自信和理性。
不用盲目地崇拜外国品牌,也不用因为情怀就非要支持国产品牌。
最好的做法,就是把所有车都放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不看它的国籍,只看它的实力。
把价格、配置、性能、用车成本、售后服务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摆出来,一项一项地对比,哪辆车最适合自己的需求,最对得起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选哪辆。
这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