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就在我们国内的汽车品牌,特别是比亚迪,凭借着一箱油能跑两千多公里的插电混动技术,让大家觉得燃油车的时代可能真的要翻篇了的时候,那个在混合动力领域深耕多年的丰田,突然站出来,发布了它的第六代混合动力系统。
丰田宣称,搭载这项新技术的车,一箱油能稳稳当当跑上1400公里,这差不多就是从北京开车到上海全程不用进加油站的概念。
而且,丰田还特意强调,这个数据不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测出来的,就算你夏天全程开着空调,也一样能达到。
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很多人都在想,在大家都朝着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方向使劲的时候,丰田这个一直被认为动作有些慢的“老大哥”,现在拿出的这个技术,究竟是真的厉害,还是在新能源浪潮下的一种无奈应对呢?
这背后到底有哪些技术上的变化,又会对我们普通消费者选车产生什么影响?
要说清这件事,我们得先看看丰田这次最大的一个动作,那就是换掉了它用了长达二十五年的镍氢电池。
在很多老丰田混动车主的心里,那块镍氢电池简直就是可靠性的代名词。
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例子,比如国外的普锐斯车主,车子开了二三十万公里,电池性能几乎没什么衰减,耐用得有点过分。
既然这块电池这么好,为什么丰田要下决心换掉它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老技术虽然可靠,但在性能上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需求了。
镍氢电池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缺点,一个是能量密度比较低,说白了就是同样储存一度电,它的个头要比锂电池大不少,也更重。
另一个是它的充放电速度比较慢。
这两个缺点反映到车上,就是会占用更多的车内空间,比如后备箱可能会因为电池包而变小;同时在需要急加速的时候,电池能瞬间提供的电能支持有限,导致车子开起来总感觉有点不温不火。
而这次丰田换上的新一代锂电池,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根据丰田公布的数据,新电池包的体积缩小了大约20%,这意味着工程师可以把它更巧妙地藏在车里,比如后排座椅下方,从而给后备箱腾出更多实用的空间。
更关键的是,新电池的放电速度提高了一倍,这让电动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爆发出更强的动力,与发动机协同工作,直接提升了车辆的加速性能。
据说新款的凯美瑞混动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比上一代快了1.2秒,这在日常驾驶中,尤其是在需要超车的时候,带来的体验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此外,新电池在耐低温性能上也取得了突破,在零下30度的严寒环境下,电池的续航能力还能保持在85%左右,这对我们北方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再也不用太担心冬天油耗会大幅度上升了。
所以,丰田这次换电池,是一次全面的升级,是用更先进的技术,换来了更好的空间、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当然,想实现一箱油跑1400公里,光靠换一块电池是远远不够的,这背后是一整套系统的协同优化。
丰田的工程师们在发动机、整车轻量化和智能控制系统上也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发动机,丰田这次拿出了一款热效率高达44%的发动机。
这个“热效率”可能听起来有点专业,简单来说,它衡量的是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有多少能真正转化成驱动车轮的动力。
我们现在市面上大部分家用车的发动机热效率大概在35%到40%之间,能超过40%的都算是非常优秀了。
而44%这个数字,意味着每一滴汽油的能量都被利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浪费得更少,自然也就更省油。
其次,丰田在减轻车身重量方面也做到了极致。
整个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重量,相比上一代减轻了15%。
为了减重,工程师甚至把车内的一些铜制电线都换成了更轻的铝制材料,这种在细节上的斤斤计较,最终换来的是整车能耗的降低。
车子变轻了,跑起来自然更轻松,也更省油。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聪明的“AI能耗管家”。
这套系统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会根据当前的路况、你的驾驶习惯,实时地、智能地帮你决定,什么时候该用纯电模式行驶最省钱,什么时候该启动发动机,什么时候又需要油和电一起上,以获得最佳动力。
甚至在你踩刹车的时候,它都能帮你精确计算回收多少能量才最合适。
驾驶者几乎感觉不到这些模式的切换,但车辆始终在以最高效的方式运行。
讲到这里,我们必须承认,丰田这套全新的油电混合系统,在技术上确实非常出色,它把传统燃油车的节能潜力挖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回到我们国内的市场,就会发现,丰田走的这条技术路线,和我们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选择的道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丰田的这套系统,我们一般称之为“油电混合”(HEV),它的核心是一台不能外接充电的燃油车。
车上的电能完全是靠发动机工作和刹车时回收的能量产生的,电动机在这里扮演的是一个高效的“省油辅助”角色。
它的最终目的,是让一台燃油车变得无限省油,但你依然离不开加油站。
而像比亚迪等国内车企主推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
这种车有一块容量大得多的电池,并且配备了充电口,可以像纯电动车一样外接充电。
这就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用车体验。
对于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每天上下班通勤的距离可能也就几十公里,插电混动车完全可以只用电,把它当成一辆纯电动车来开,使用成本非常低。
只有在需要跑长途,或者不方便充电的时候,发动机才会启动,这时候它既可以驱动车辆,也可以给电池充电,彻底解决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
所以,当丰田在宣传它的一箱油能跑1400公里时,我们国内的插电混动车,比如比亚迪秦L,是在“满油满电”的状态下,实测出了超过2000公里的综合续航。
这两种续航的计算方式和使用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
丰田的技术,解决的是“如何省油”的问题,而我们的插电混动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可油可电”的灵活选择,它让用户在日常通勤时享受电车的经济和静谧,在长途远行时享受油车的便利和无忧。
从这个角度来看,丰田这次的技术发布,更像是对自己坚守多年的油电混合路线做了一次完美的总结和升级。
这项技术对于那些家里没有充电条件,或者对充电模式还心存疑虑的消费者来说,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但对于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而言,我们国内的插电混动技术,似乎提供了一个更贴近大多数人需求、也更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它不仅是燃油时代和纯电时代之间的一个过渡,更是一种融合了两方优点、能够适应更多元化用车场景的成熟技术。
这场关于未来汽车动力形式的竞争,还远没有结束,而中国汽车工业在这场变革中,显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