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雷曼危机时,布尔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跟着哈雷的合作终止一起沉寂。谁也没想到,2021 年它悄悄重组,到 2025 年竟要一口气推出 10 款新车。这波操作,像极了老电影里突然掀翻桌子的主角。
有意思的是,这几年复古机车市场像坐了火箭,美国摩托车协会说 2023 到 2025 年涨了 45%。布尔选在这时候回归,时机抓得挺准。它的车总带着股倔脾气 —— 既有哈雷那种肌肉感,又有 Supersport 的灵活,就像把壮汉的力量和舞者的敏捷揉在了一起。跟日本欧洲那些只讲实用的旅行车比,布尔更像揣着颗叛逆的心。
就说它新出的 Super Touring,1190cc 的引擎能爆 185 马力。这是什么概念?哈雷 Pan America 1250cc 才 150 马力,宝马 R 1250 RT 更是只有 136 马力。有人说这是动力过剩,但在电动化当道的现在,倒像是种倔强的宣言:燃油车的热血还没凉透。
车身设计也挺有意思。碳纤维整流罩比传统材料轻 15%,就像给车穿了件超薄冲锋衣。外露的铝合金车架故意露着筋骨,让人想起 1992 年的 Buell S1,这种致敬老款的小心思,老车迷看了肯定会心一笑。最实用的是双尾箱,想装东西就装上,想耍帅就拆掉,鱼和熊掌居然能兼顾。
23,995 美元的定价(大概 17.29 万人民币),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比印第安挑战者贵 3000 美元,却比杜卡迪 Multistrada V4 便宜 8000 美元。J.D. Power 去年的调研说,北美旅行车买家其实愿意多花点钱买性能,布尔这步棋走得挺稳。
但它有个致命伤 —— 暂时不进中国市场。要知道,中国可是新能源摩托车增长最快的地方。这就像开了家网红店,却故意不接最大的客流量,实在让人看不懂。
有人说布尔生不逢时,现在都在搞电动化,哈雷的电动子品牌 LiveWire 股价都跌了 30%。可换个角度看,当大家都在缩减燃油车研发时,布尔反而成了少数坚持做高端燃油车的品牌。这就像在奶茶店扎堆的街上,突然开了家手冲咖啡馆,说不定能吸引那些追求独特的人。
不过一口气计划 10 款新车,风险也不小。要是 Super Touring 卖得不好,后面的车可能就没机会见面了。毕竟品牌刚重生,大家的信任还得慢慢攒。
买这种车的人,大多是 35 到 50 岁的男性,家里可能不止一辆摩托车。他们不喜欢电动仿赛那种冷冰冰的感觉,更爱机械运转时的震动和声音。就像有人偏爱胶片相机的颗粒感,觉得那才是真味道。RevZilla 的用户报告说,这种 "机械美学信仰者" 的队伍还在扩大。
传统旅行车总在弯道性能上妥协,布尔偏不。它用低重心的 V 缸发动机加轻量化车架,想让你既装得下行李,又能在山路撒欢。这种鱼和熊掌想兼得的野心,说不定真能戳中那些不甘心妥协的骑手。
说到底,布尔的回归更像一场宣言:在合规和电动化的夹击中,内燃机的浪漫还没到退场的时候。至于它能不能真的改写旅行车格局,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或许就像玩乐队,有人爱电子合成器的花哨,总有人怀念电吉他的失真。布尔能不能火,就看有多少人还在等那声熟悉的引擎轰鸣。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