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调整电动化转型节奏 采取燃油与纯电双轨并行策略

保时捷突然“转向”,燃油车又要真香了? 车

燃油不死,电动当立? 保时捷一脚刹车,给整个汽车行业的电动化狂热降了降温。

保时捷调整电动化转型节奏 采取燃油与纯电双轨并行策略-有驾

前几天和几位保时捷车主聊天,说起电动车和燃油车的选择,一位Taycan车主坦言:“电动保时捷确实快,但总感觉少了点灵魂的震颤。 ”这话让我陷入思考,没想到几天后保时捷官方就宣布了重大战略调整——不再单腿蹦极式的押注电动化,而是回归燃油与纯电“双轨并行”。

车友们,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未来十年依然能买到全新的燃油版911,意味着卡宴不会很快变成纯电专属,也意味着保时捷承认了一个现实:市场还没完全准备好与内燃机说再见。

01 战略回调,保时捷的务实转身

记得2022年保时捷信誓旦旦地宣布,计划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2025年电动车型销量要占到一半。 当时许多车友都在讨论,是不是该抓紧买最后一款燃油保时捷了。 没想到三年后的今天,保时捷自己踩了刹车。

根据官方消息,保时捷决定在产品矩阵中新增内燃机车型,延长现有燃油与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市场生命周期。 那个原计划定位高于Cayenne的纯电动全新SUV系列,现在要先推出内燃机和插混版本了。

这种转变让人想起智能手机行业的折叠屏手机——技术很酷,但市场接受需要时间。 保时捷CEO奥博穆说得很直白:“这个目标目前来看已经不现实。 ”数据显示,2024年保时捷交付的新车中只有27%是电动化汽车,距离50%的目标相差甚远。

我曾经在试驾电动Macan时感受到那种瞬间爆发的扭矩带来的快感,但也不得不承认,在长途旅行时,我依然会怀念燃油车那种说走就走的自由。 保时捷这次调整,某种程度上是对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回应。

02 财务现实,理想向钱包低头

车友们都知道,玩车不只是情怀,更要看钱包。 保时捷2024年净利润35.95亿欧元,同比下降30.3%;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同比暴跌66.6%。 当销售回报率从去年的15.7%降到现在的5.5%,任何企业都必须重新思考战略。

电动车成本高、毛利率低是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对于保时捷这种定位高端的品牌,电动化转型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他们曾经成立Cellforce公司自研电池,现在却不得不重组这部分业务,放弃自产电池的计划。

保时捷调整电动化转型节奏 采取燃油与纯电双轨并行策略-有驾

这让我想起一位做企业的朋友的话:“做生意要学会及时止损,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保时捷显然意识到了,在电动化这条路上,跑得太快容易摔跤。

中国市场的数据尤其能说明问题: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销量2.13万辆,同比下降28%。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豪华电动车的需求却在放缓,这个信号不容忽视。

03 不只是保时捷,整个行业都在减速

车友们可能已经注意到,踩刹车的不止保时捷一家。 奥迪收回了2033年全面电动化的计划,奔驰不再坚持“全面转向纯电”,沃尔沃也把2030年100%纯电的目标改成了“%至100%”的弹性目标。

这就好比马拉松比赛中,领跑集团突然集体放慢速度——说明前面的路况可能出了问题。 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没有预期中那么快,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电池技术瓶颈、成本过高都是现实问题。

我曾经在一个电动车主题的车友会上听到这样的讨论:很多人愿意买电动车作为城市通勤的第二辆车,但作为家庭唯一用车,他们还是更信任燃油车或者混动车型。 这种消费心理,车企不可能忽视。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分析得很到位:这是保时捷在平衡风险和投入后的决定,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企业终究要赚钱,才能持续为我们研发好车。

04 双轨并行,消费者的福音

作为一名车评人,我认为保时捷的这个转变对车友们来说其实是好事。 选择多了,竞争激烈了,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想象一下,未来我们既可以选择纯电的Taycan体验瞬间爆发的加速感,也可以选择燃油版911享受高转速引擎的轰鸣。 这种多样性,正是汽车文化的精髓所在。

保时捷调整电动化转型节奏 采取燃油与纯电双轨并行策略-有驾

我试驾过几乎所有保时捷现款车型,每种动力系统都有其独特魅力。 电动车的静谧和直接,混动车的平衡,燃油车的激情——现在保时捷决定不放弃任何一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高兴吗?

而且,这种“双轨并行”策略会让保时捷有更多精力打磨每一款产品,而不是为了电动化而电动化。 车友们应该都有体会,一款用心打造的车型和一款赶工出来的产品,驾驶感受是天差地别的。

05 未来的保时捷,会是什么样子?

根据已有信息,保时捷核心的911车系将扩充更多内燃机车型,下一代卡宴也会保留内燃机版本。 这意味着保时捷最经典的灵魂得以延续。

同时,现有的纯电阵容包括Taycan、Macan、Cayenne等车型还会持续更新。 所以电动保时捷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再急于取代燃油车。

这种策略让人联想到专业摄影师的工作方式——他们既会带数码相机也会带胶片相机,根据不同拍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未来的保时捷车主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动力形式。

城市日常通勤? 纯电可能更经济。 周末跑山? 燃油版可能更有乐趣。 长途旅行? 插混可能更安心。 这种选择权,又回到了消费者手中。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一位保时捷4S店的朋友发来消息:“今天来看车的客户,听说燃油车会继续更新,明显松了一口气。 ”看来,很多人的保时捷梦,还可以继续以他们熟悉的方式实现。

其他车企也在调整电动化节奏,这场行业集体转向说明了一个简单道理:真正的转型应该由市场驱动,而不是被计划强行推动。

车友们,面对保时捷的“双轨并行”策略,你会更倾向于选择哪种动力形式? 是拥抱电动未来,还是坚守燃油情怀? 这样的保时捷,符合你的期待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