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新一代8系高镍电池明年上市,80度大电池将成增程车标配,电池密度提升推动增程车进入大电池时代

最近听人聊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80度电池增程车,这话题挺火的,估摸着明年几乎所有增程车都会标配这么大容量电池。我刚跟一个朋友(干汽车三电研发的)闲聊,他说:这电池真升级了,得让BMS也跟得上。我心想,这要不然怎么可能把8系高镍电池给重新端出来。

先说个数字,宁德时代新一代8系高镍电池,明年就会投产,搭载在零跑、小米、理想、智己这些头部新势力的增程车型上,基本都免不了80度起步(体感,样本有限)。其实8系高镍电池的8指的是镍钴锰比例里镍的占比大概是8:1:1,高镍让电池能量密度高,意味着续航扎实,但它过去有点火爆脾气,一不小心就爆燃。过去几年主流反而是5系、6系甚至铁锂电池,因为安全第一嘛。

宁德时代新一代8系高镍电池明年上市,80度大电池将成增程车标配,电池密度提升推动增程车进入大电池时代-有驾

我以前说过高镍电池太不安全,不适合量产销出去,可现在看来得改口了——其实主要是BMS(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飞跃那会儿,才给8系电池这么能量密度的产品提供可控的热安全保障。你想啊,电池不光是电芯本身的问题,更像是车上的保安系统不给它乱窜才能安全。顶级的BMS,现在可以像医生给高危病人24小时监控,做到电池失控前就先把温度控住,这是我跟一个BMS工程师同事喝茶时听他说的。技术进步就是这么神奇。

80度电,这还挺吓人,是啥概念?相较于目前销量大户增程车电池的60度左右,提升了三成以上电池容量,有点像给手机普遍升级成大电池版的节奏。你问为什么不直接上纯电80度甚至更高?估摸是结构占位问题——增程车多了套发动机跟油箱,电池空间有限,要是电池一装太大,就得挤发动机什么的。其实这部分得厂家和电池供应商手牵手来适配,尤其是宁德时代,直接给电池做形状记忆,电池块做得更合适车内空间,用密度堆容量,才可能完成这塞电池大工程。

不过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其实增程器在理想里已经从应急装置变成了主动力,多少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感觉——你都80度电了,全都能跑400公里,干嘛还背个发动机加个油箱,占那么大空间兼烧那么多油?我说不定有人还真挺喜欢油这个保险的,心理上踏实。

宁德时代新一代8系高镍电池明年上市,80度大电池将成增程车标配,电池密度提升推动增程车进入大电池时代-有驾

再说两个同价位的增程车,A车用的是60度电池,B车用的是80度8系高镍电池。试驾过的人分享说,A车虽然好开,但油耗相对更稳定,电池没那么紧张;B车电池放得大,续航诱人,但因为热管理压得紧,做工精细,俩车的维修成本和后期保养真有差别。这个差别不是三千块五千块那么简单,而是体现了厂家对电池和BMS控制能力的底气。正常来说,优质的BMS系统能让电池活得长,也就能让车主省心,尤其对80度电池这种高压重炮来说尤为重要。

说到成本,随手心算了一下,假设80度电池成本按每度电120元(估算,样本有限),整块电池成本接近9600元;60度电池则为7200元。涨了25%,这的钱可不小。但对比增程车整体成本,似乎也算合理,毕竟带来的是续航翻倍的感受——值不值得看消费者怎么权衡。(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厂家怎么调价策略迭代,市场会怎么反应,真还没细想过。)

供应链层面来说,这种高密度电池的开发不是玩票,得电池厂家、整车厂、热管理供应商三方联动。电池形状像拼积木一样要跟车厢设计套牢,这就像做菜有了好食材,还得厨师掌握炉火温度对了味,厨具配齐才能搞出一碗好汤。稍微一个环节跟不上,全盘就废了。这也是为何,宁德时代不会把这种高端8系电池给中低端车型用,毕竟热管理、BMS、整车设计都得匹配,它们家客户基本是旗舰新势力。

宁德时代新一代8系高镍电池明年上市,80度大电池将成增程车标配,电池密度提升推动增程车进入大电池时代-有驾

我发现自己之前讲过8系高镍电池完全不安全的说法太泛泛了。实际上,电池安全是一场系统工程,单靠电芯材料不安全并不完全是准确的。错怪了个别8系电池的火爆事件背景,而现在进步的BMS系统,让高镍电池的安全边际提升了不少。这里面还得看生产批次、车辆工艺啥的,总不能光靠理论好看,实际用车还得看表现。

那我好奇,行业里还有多少厂商能跟宁德时代这种顶级电池技术正面杠上?这差距,是不是也是未来竞争的核心?其实这点只听销售说过,别家能出8系却没宁德时代这种细腻的电池形状优化,这电池装起来就是大脑斧活儿,烧脑得很。

宁德时代新一代8系高镍电池明年上市,80度大电池将成增程车标配,电池密度提升推动增程车进入大电池时代-有驾

还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去年试驾理想增程车时,那车的电池包竟然有种压缩饼干的感觉,槽口设计非常贴合车架,看着就像定制皮鞋,提供最大容量的同时又不浪费空间。其实这细节,很多人开车都不会留意,但对研发跟供应链来说,这就是一场用空间换里程的攻坚战。

聊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好奇了,既然80度电池都普及了,有没有可能新能源车以后直接放弃增程器,彻底用电池说话?技术和现实的尴尬,市场和心理的矛盾,到底怎么破?

放眼2026年7月1日,跟不上最新标准的老电车企业,将面临提前退休的命运。那时候,一切又会是怎样的光景?(这段先按下不表)

宁德时代新一代8系高镍电池明年上市,80度大电池将成增程车标配,电池密度提升推动增程车进入大电池时代-有驾

不管增程还是纯电,这块80度电池给的续航到底会不会成为加油站边的那个转折点?好不容易到车里坐一回,瓶瓶罐罐都那么满,屏幕亮晶晶,握把握着的那块电池,是不是能让我们少担心一次没电的狐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