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最近是开窍了,或者说,终于疯了。
2026款瑞虎9上市,一台车的中期改款,居然搞出了修仙渡劫的气势。
这事儿本身就很有意思。在今天这个车圈,大家都跟得了狂犬病一样,不是掀桌子就是自爆,恨不得把对手的食堂都给炸了。一个中期改款,按理说就是换个灯、改个中网、加俩配置,属于常规操作,不痛不痒。
但奇瑞这次不这么玩了,他把一个平平无奇的facelift,硬生生玩成了一次“不装了,摊牌了”的战略宣言。
先看价格,官方指导价稳如老狗,15万到20万出头,但终端优惠给得像个散财童子,动不动就给你优惠个一两万三四万。
这是什么操作?
这叫极限拉扯。官方定价是给品牌留的面子,证明“我瑞虎9还是高端的”,终端优惠是给消费者发的子弹,意思是“兄弟们给我上,把那几个合资的碉堡给我炸了”。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黑暗森林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有些新势力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奇瑞这种老玩家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走的时候还要把你的餐巾布揣兜里。
妈的,卷死算了!
这种定价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艺术,它在告诉你,这个市场已经没有体面可言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再看改动,这次瑞虎9最让我觉得“这帮人悟了”的地方,是内饰。
他们居然把之前那个一体式超大连屏给拆了,换成了悬浮式仪表+中控双屏。
哈哈哈哈哈哈。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奇瑞,这个以理工男形象著称的品牌,终于承认了一个事实:之前那个一体式大连屏,就是个反人类的玩意儿。
学谁不好学新势力整那花里胡哨的,觉得屏幕越大越牛逼,越大越科技,结果呢?司机开车想调个空调,得在三级菜单里找半天,跟玩密室逃脱一样。副驾想切首歌,手指头在屏幕上划拉得都快包浆了。
这就是典型的技术崇拜,为了科技而科技,为了智能而智能,完全不考虑人这个变量。
现在换成双屏,把空调出风口和实体按键区重新做了布局,这不叫设计,这叫“回归人性”,这叫“渡劫成功”。这是产品经理被用户骂了三年之后,终于有一天在吃泡面的时候,一拍大腿,悟了。
他懂了,车首先是个交通工具,然后才是个移动的iPad。顺序搞反了,就容易扯着蛋。
然后就是这个所谓的“猎鹰智驾体系”。
奇瑞开始吹自己的智驾了,而且是“油电同智”,意思是买我的燃油车,也能享受到和电车差不多的智能驾驶辅助。
这个思路是对的,但也是最危险的。
讲真,我作为一个体验过各种所谓L2、L2+、L2.9999辅助驾驶的中年人,我现在对所有车企吹的“智驾”都抱有一种看耍猴的心态。
为什么?因为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关键,根本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不在激光雷达,而在于山东和河南的老头乐。
你那个AI模型,能算得过一个不打转向灯、突然横穿马路、并且坚信“只要我躺得快责任就全是你的”老大爷吗?你那个毫米波雷达,能穿透菜市场门口三轮车上堆得像山一样的白菜吗?
不能。
所以,所有在封闭路段和高速上跑出来的所谓智驾数据,都是自欺欺人。真正的考验,是把车扔到中国最混乱的县城早高峰里,能完整开出来,一个剐蹭没有,那才叫牛逼。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冒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奇瑞的“猎鹰智驾”到底是个神鹰,还是个菜鸡,需要拉到现实的修罗场里去遛遛。如果真的能打,那瑞虎9就是真的产品力飞升;如果只是个PPT货色,那就会反过来成为最大的槽点,属于典中典之“画虎不成反类犬”。
那么,这台车到底是卖给谁的?
它卖给的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用户:预算敏感,但什么都想要。
想要大空间,最好是7座,过年过节能拉上一家老小,哪怕第三排坐的是狗,但你不能没有;想要配置高,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必须安排上,感觉自己花15万买到了50万的享受;想要看起来唬人,车要大,前脸要霸气,开出去得有面子;想要科技感,大屏和智能驾驶的故事得能讲,能在朋友面前吹牛逼。
瑞虎9就是这样一台车,它就像一个被压到极限的压缩毛巾,在15-22万这个价格里,把你能想到的所有需求都给你塞进去了。
它不极致,但它管够。
我作为一个开过各种车的人,我太懂这种心态了。这不是消费降级,这是消费的“理性爆炸”,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背上。
讲真,有时候下班回家,我只想瘫在沙发上看奥特曼打怪兽,谁还关心什么激光雷达和算力啊。车,好开,舒服,别出毛病,就够了。
瑞虎9就是在满足这种最朴素的价值观。它放弃了和你聊技术玄学,直接把一本厚厚的“军火清单”拍在你脸上,就问你香不香?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2026款瑞虎9的这次改款,不是一次简单的升级,更像是一次奇瑞在残酷市场里的“表态”。
它放弃了对某些虚无缥缈的“科技感”的盲目崇拜(比如那个大连屏),回归到了对用户真实需求的尊重。
它用一种近乎掀桌子的方式,在价格和配置上进行极限施压,试图在血流成河的中型SUV市场里,杀出一条生路。
但它的命门也很清晰。在这个价位,它的对手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合资有大众丰田本田的降维打击,自主有比亚迪吉利长安的贴身肉搏。瑞虎9就像一个手持双刀的武士,冲进了一个全是高达的战场,勇气可嘉,但前路凶险。
之前我说,奇瑞是“悟了”。但换个角度看,其实也没什么好吹的。在这个时间点,如果一个车企还不懂得以用户为中心,不懂得性价比,不懂得放下身段去肉搏,那它离死也就不远了。
说白了,还是被逼的。
所以,买不买瑞虎9,最终其实和你需不需要一台7座SUV无关,和你喜不喜欢那个点阵格栅也无关。
这是一种表态。
一种“我信国货,我信理工男,但我预算就这么多”的,非常诚实的信仰宣言。
这种信仰,没有奔驰那么玄学,没有特斯拉那么魔幻,但它足够实在。
能过,就是能过。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