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阿维塔,朋友们是不是脑海里直接闪现出“闹腾”,或者是“资本宠儿”的模糊轮廓?仔细想想,这家由长安汽车、华为,还有宁德时代三方联合进化出来的新势力品牌,折腾这几年,真称得上造车行业的“话题制造机”了。可这一次,刚要拥抱港股的阿维塔,又丢出了一堆让人挠头的数据:三年亏掉了97亿元,全年销量目标只完成三分之一出头,新一轮“续命”融资连夜安排上。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到底是资本故事继续上演,还是新造车品牌一路狂奔但难以自我造血的老套路?说实话,这个谜团,真值得咱们刨根问底掰开聊聊。
首先啊,要说阿维塔的上市历程,堪比电视剧里的主角,遍体鳞伤后才勉强站上舞台中央。2021年阿维塔披着新能源光环高调改名,生猛奔着独立上市去,各路资源加持俨然自带“人生赢家”光环。自那以后,不管融资轮次怎么变,背后都站着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这种顶配阵容。你要问筹钱的效率如何?三年时间,三轮融资,天使轮一次收24.2亿,A轮再揽25.47亿,B轮更猛,30亿直接入账。到2024年底,背靠老大哥们又追加111.01亿元,甭管市场怎么吹风,融资总额轻松破两百亿,估值直接起飞到300亿。你说这种阵势,有谁能比?可是,这么烧钱到底改变了什么呢?还不是一边在路演,一边靠“输血”度日。
让人心情复杂的是,阿维塔拿到天量融资,却始终没摆脱亏损这个老毛病。看数字就明白了,最近三年的净亏损,分别是20.15亿、36.93亿、40.18亿——好家伙,累计一算,97.26亿的亏空仿佛给了股民一记重拳。咱说句大实话,这要是搁普通企业,谁敢这么玩?但阿维塔有底气,三根大树并肩撑腰,融资不停歇。
再瞅瞅营业收入,2022到2024年这三年飙升挺快的,数据分别是两千多万,五十来亿,再到一百五十三亿。但看着貌似壮观,其实都是靠卖车“硬扒”出来的。可你要问卖了多少?2022年车卖出去1.2万辆,还算意气风发。2023年目标直奔十万,可惜实际交车数拼死只摸到三万多,不足四成的完成率大家伙都看在眼里。到了2024年,公司懂事了,目标下调至九万,结果全年只有七万三千多一点,折算下来,也就刚刚完成了八成多。
前八个月销售成绩7.97万辆,全年目标却是22万,算下来只有36.2%完成进度,这数据怎么看怎么让人心虚。其实大家都懂,光靠低价车型冲量,单车售价和毛利率同步下降,钱没挣着还得自掏腰包搞智能化研发,双方一挤压,还不是每年亏得更多。资产负债率也挺吓人,年底时高达70.5%,净资产只有85.9亿,总资产倒是将近三百亿,看着“家底”殷实,其实紧张得很。
说到这儿,难免要抛一句:“到底啥才是阿维塔扎心的地方?”按现在的打法,公司如果不快点上市,后续研发投放、海外扩张,咋撑得下来?港股IPO算是救命稻草,快刀斩乱麻筹得新钱,才有资本继续折腾——这是不是很像游戏里喝了最后一次血瓶的主角,命悬一线?
说到掌门人易主,那也是一次转身的“关键剧情”。原本公司老大是朱华荣,现在换成了王辉,这位长安系的老将头顶产业链和资本运作的丰富履历,一看就极具战略资源。王辉从研发到国际市场一路打拼,能力确实很强,圈内人都知道他的“协同发展”那套玩得出神入化。现在他成了阿维塔舵手,新的战略方向是不是要走更“国际化”“多元化”,外界全都在等着他亮牌。
一边换帅,一边加码新品和战略布局,这操作也是够“带感”的。阿维塔甩出2.0发展方案,跟华为、宁德时代继续绑得更紧。看规划,2026年前有五款升级车型放出,到2030年翻倍推十七款新车,轿车、SUV、MPV、跑车样样有,直接覆盖全部主要市场。公司嘴上不承认焦虑,行动上却稳稳的“求生欲”拉满。
瞅准国际化通道,阿维塔也打算到2030年前进驻全球80多个国家,铺开700多家销售渠道。野心不是吹的,到了2027年指望全球年销量40万辆,还要冲击千亿元收入。2030年全球销量升到80万,2035年再激进点追求150万辆。这种疯狂的目标,不知道是“自信爆棚”,还是资本面前不得不自我豪赌一把。已知事实就摆在这儿了,作为局外人还能咋看?
当然啦,纵观阿维塔目前的处境,这种“高开低走”的复杂生态,其实不是一家小公司才有的烦恼。新势力造车近几年几乎人人都在找融资、讲故事,海外拓展、智能研发、低价铺货,套路雷同得像抄作业。只不过,阿维塔的背后光环太强,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足鼎立,外界对它的容忍度远超其他同行。这要换了哪家没这么硬的资源,早就被市场无情“请下场”了。
不过,现在阿维塔面临的难题也不是资本能“随便解决”的事。你看智能汽车赛道逐渐饱和,技术更新速度飞快,一边要继续砸钱研发,另一边又得想法子扩充市场,产品可靠性、品牌认知、毛利率全都是绕不开的坑。阿维塔自从低价车型加入后,顾客数量是涨了,利润中心却越来越远。挤压下来,公司只能靠融资续命,而持续亏损也让市场对其上市的未来产生了不少质疑。
更有意思的是,阿维塔的海外战略其实水很深。进军八十多个国家、铺上几百家渠道,这计划听着高大上,落地却极难。如果没有太强的核心技术和市场壁垒,海外扩张分分钟变成资金黑洞。更何况,今时今日的全球汽车市场不再是十年前那个“空白跑道”,连特斯拉都在为销量持续焦虑,阿维塔的挑战,真不只是上港股能解决的。
有人调侃新能源品牌“不是在融资,就是在路演的路上”,阿维塔这几年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不管是营业收入,还是销量目标,都呈现出“指标定得高、完成率捉襟见肘”的现象。每次喊出新的战略目标总让人热血沸腾,可冷静分析下来,实际追赶一线品牌还有很长的路。如果后续融资不到位,说难听点就是“卡在半路”,只能被迫大幅降价或者砸钱推广,哪一家都难过。
当然了,用网友的话来说:“冲销量是青春,熬亏损才是成长”,阿维塔这一波港股IPO,定性是筹钱续命,还是资本故事的新一季?还得看后面的实际运营有没有大动作。现在外界所有喧闹,不过是资本市场和消费者双方的“一问一答”,最终公司怎么活下去,怎么走上自我造血之路才是更值得关注的落脚点。
说到这儿,不禁让人琢磨:阿维塔既然背靠三棵大树,资源聚焦到爆表,凭啥这几年还是跑不出利润?难道说新势力品牌烧钱是天性,收费能力才是核心壁垒?又或者,这就是智能化、国际化时代造车业不得不玩的“速度与激情”?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咱们一起聊聊阿维塔到底能不能冲出亏损泥潭。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