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回旋镖!安世对华断供,本田反遭停产重创,欧盟紧急斡旋

讲一个最近财经圈里特别有意思,又让人哭笑不得的事,荷兰安世半导体这波操作,简直是把“草台班子”理论演绎到了国际地缘政治的高度。

这事儿本质上,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半导体战争,更像是一出家庭伦理剧,一个叫“全球化”的大家庭里,二儿子(荷兰)听了大伯(美国)的挑唆,跑去把自己家最能挣钱的铺子(安世中国)的粮仓给点了,指望饿死自家兄弟,结果发现兄弟家有余粮,反倒是隔壁邻居(全球车企)家的锅揭不开了,最后连族长(欧盟)都跑出来劝架,而大伯自己早就拍拍屁股去别家串门了。

这操作就非常魔幻了。

一记回旋镖!安世对华断供,本田反遭停产重创,欧盟紧急斡旋-有驾

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在荷兰,但大股东是咱们中国的闻泰科技。

这关系就像,你全资收购了一家海外百年老店,结果海外店的经理,听了街上混混的撺掇,宣布不再给你自己家的总店供应秘制酱料。

这逻辑硬不硬?

正常商业世界里,CEO这么干,第二天就得被董事会扫地出门。

可这事儿就这么发生了,说明这已经不是商业决策,而是政治上头,是典型的“政治脑”压倒了“经济脑”。

荷兰方面的盘算,估计特别简单直接,就像小学班干部打小报告一样:大哥让我收拾谁,我就去收拾,显得我忠心,有执行力。

他们以为只要把晶圆一断,安世在东莞的封测厂就得立马停摆,毕竟这是上游原材料。

可他们完全没搞懂中国企业现在的心态,尤其是这几年被轮番折腾之后,所有人都得了一种病,叫“供应链PTSD”。

谁家仓库里不屯点余粮,谁家没搞几个“备胎”供应商,那都不好意思在圈里混。

所以安世中国那边轻描淡写发个公告,说库存管够,年底没问题,同时新的供应商正在加急认证。

你看,这一拳打过来,打了个空,还顺便帮对方把肌肉练得更结实了。

这让我想起明朝的“海禁”政策。

当初为了对付一小撮“倭寇”,朱元璋大手一挥,片板不得下海。

他觉得这样就能釜底抽薪,断了倭寇的根。

一记回旋镖!安世对华断供,本田反遭停产重创,欧盟紧急斡旋-有驾

结果呢?

沿海无数靠贸易为生的渔民、商人直接破产,活不下去了怎么办?

索性也“下海”当了海盗。

一个旨在解决小问题的政策,最终催生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把自己玩瘸了。

荷兰这次的“晶圆禁令”,异曲同工。

本想卡中国的脖子,结果最先窒息的,是严重依赖安世芯片的全球汽车产业链。

本田的工厂直接停产,Stellantis、日产这些巨头急得成立“应急小组”,全球汽车业的CEO们,估计天天盯着安世中国的库存表过日子。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我称之为“战略性友军误伤”。

在逆全球化的撕逼大战里,大家总以为是两大阵营对垒,泾渭分明。

但现实是,大国博弈更像是一场黑暗森林里的“吃鸡”游戏,根本没有牢不可破的盟友,只有随时可能被卖掉的“队友”。

荷兰这次就是个完美案例。

他以为自己是美国最拉风的“僚机”,冲在最前面,结果一回头,发现长机(美国)早就跟对手(中国)在吉隆坡和釜山“交换了和平鸽”,悄悄地把自己的豁免权给谈妥了。

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最后很可能就精准地落在了欧洲头上。

荷兰从一个“先锋”,瞬间变成了一个被晾在原地的“弃子”,这找谁说理去?

欧盟的反应更是把人性的纠结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记回旋镖!安世对华断供,本田反遭停产重创,欧盟紧急斡旋-有驾

一开始,荷兰搞事,欧盟大概是默许的,毕竟是“自家人”,政治上要站队。

可眼看着本田停产,德国、法国的汽车大佬们估计电话都打爆了,欧盟才如梦初醒。

汽车工业是欧洲的命根子,是万万动不得的。

于是欧盟官员赶紧出来打圆场,说这是“双边重大问题”,我们愿意“出面调解”。

这态度转变之快,堪比变脸。

说白了,就是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当政治表演的火,快要烧到自己吃饭的桌子时,谁都会秒变消防员。

所以你看,这场闹剧到头来,谁是赢家?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进程,被结结实实地踹了一脚油门,属于“意外收获”。

美国毫发无伤,还顺便测试了一下盟友的忠诚度和智商。

受伤最深的,恰恰是发起挑衅的荷兰,以及被“友军”火力覆盖的欧洲汽车业。

荷兰政府这波操作,对内把自己公司的核心利益卖了,对外把自己的国际信誉和产业安全当成了赌注,最后发现自己只是牌桌上的一个筹码。

这场风波给所有在全球化浪潮里冲浪的国家提了个醒:第一,别轻易把供应链当武器,因为这武器很可能是个回旋镖。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选边站队的时候,千万要看清楚“大哥”的真实意图。

很多时候,他不是让你去冲锋陷阵,只是想让你去趟趟雷,看看前面的水有多深。

等雷炸了,水深测出来了,你也就没什么用了。

历史总是在押韵,但总有人记不住教训,我们这些小股民,看看热闹就好,别太入戏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