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的大事儿,讲真,不是哪个新势力又发布了能上天的PPT,也不是哪个大佬又在直播里哭了,而是本田思域,那个曾经加价两万还得排队的精神小伙,现在裸车干到了8万块。
就这一个动作,堪称车圈行为艺术。
不装了,摊牌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降价促销,这是本田对着所有同行和潜在用户,发自肺腑地喊了一句: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比亚迪秦PLUS是掀了桌子,小米SU7是把客人都请到了自己家。那思域这一手,属于是直接把餐厅的燃气总阀给拧开了,还顺手扔进去一个打火机。
要么浴火飞升,要么原地成盒。
过去我们是怎么看思域的?
VTEC is the best!Type-R是信仰!买发动机送车!年轻人第一台性能小钢炮!
一套组合拳下来,甭管你懂不懂,先交钱就对了。那时候买思域,买的不是一辆车,买的是一种社交货币,一种“我很懂,而且我不好惹”的标签。
这玩意儿,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品牌玄学。就像你问一个奔驰车主,他那车除了标,到底比同价位的车好在哪?他能跟你聊一整天从卡尔本次到F1围场的故事,但就是不跟你聊产品力。
你懂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思域当年,就有这种光环。它的核心价值不是那个铁皮壳子,而是那个红头H标背后代表的整个JDM文化的图腾。
但现在,这个图腾,被8万块的价格,直接砸了个稀巴 dàn。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时代变了,或者说,战场的规则变了。
以前大家是在一个规规矩矩的擂台上打拳,点到为止,讲究武德。你出个1.5T,我就出个1.8T;你搞个双离合,我就上个CVT。大家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比的就是谁的发动机热效率高零点几个百分点,谁的麋鹿测试成绩快零点几秒。
现在呢?
现在是黑暗森林,是修仙渡劫。
国产电车和混动那帮哥们,根本不跟你玩这些。他们直接掏出了一个叫“电动机”的玩意儿,这东西讲道理吗?它不讲道理。
一脚油门下去,3秒破百,什么VTEC,什么涡轮迟滞,在绝对的扭矩面前,都显得非常可笑。就像一个苦练金钟罩铁布衫几十年的武林高手,突然遇到了一个扛着加特林的现代士兵。
你还在运气,人家已经把你打成筛子了。
本田的心态,就是那个武林高手,他悟了,但悟得有点晚。
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内功心法,在这个新世界,好像除了能让自己冬天少穿条秋裤,没啥大用。
所以他颠了,他疯了。
“我的发动机牛逼,对吧?我的机械素质好,对吧?我省油,我耐用,对吧?”
“是是是,都对。”
“那我现在卖8万,就问你怕不怕?”
这一招,叫自爆卡车。我承认我打不过你的高科技,但我可以恶心你。我用我几十年的品牌积累、全球车型的声誉、成熟的供应链,压缩成一个价格的重磅炸弹,直接在你家门口引爆。
我可能赚不到钱,但你肯定也卖不舒服。
同行看了都得傻眼,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气活过来。
那么问题来了,8万块的思域,这漏,到底值不值得捡?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我其实特别懂还在纠结买思域的人的心态。
买它,不是图它那8秒多的零百加速,讲真,现在随便一个国产混动都能教它做人。也不是图它那个所谓的智能化,那块中控屏,UI设计得跟老年机一样,除了能连个蓝牙,你都不知道它还能干啥,跟国产新势力那堆“彩色玻璃”比起来,简直就是诺基亚遇到了iPhone 15 Pro Max。
那图啥?
图的是一种确定性。
这车,你加92号油就能跑,百公里六个油,坏了随便一个路边摊都能修。它不会有续航焦虑,不会有充电桩被占的烦恼,更不会在某个节假日的高速上,让你体验什么是真正的“电动爹”。
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起眼,扔水里就变大,关键时刻绝对管用。
这种所谓的“靠谱”,本质上是一种对新世界的不安和恐惧。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精神分裂患者,一边夸它靠谱,一边骂它过时。
但事实就是这么矛盾。我们这一代人,成长于一个技术稳定迭代的年代,我们相信品牌,相信积累,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但现在,新世界的大门一脚被踹开,一群“野蛮人”冲了进来,他们不讲武德,他们弯道超车,他们用免费的软件和夸张的配置告诉你:大人,时代变了。
你看着手里的思域,就像看着一个过气的老朋友。他还是那么可靠,那么熟悉,但你知道,他已经跟不上这个“机你太美”的时代了。
而且,我们必须解构一个技术神话,那就是所谓的“安全”。
本田的HONDA SENSING吹得天花乱坠,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车道保持。听起来是不是很安心?
但真正的驾驶场景,它的关键变量,从来都不是特斯拉或者本田的工程师,而是路口的“老头乐”。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大爷会从哪个角度,以一种什么样的薛定谔姿态冲出来。你的雷达再牛,算法再先进,也算不出大爷今天早上是想碰瓷还是真的只是想闯个红灯。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在这种终极的、充满民粹主义的混沌路况面前,所有的高科技,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所以,你那点驾驶辅助,真的能给你带来本质上的安全感吗?我表示怀疑。
讲真,我最近在琢磨,买个二手飞度去跑山,是不是比讨论这些破事儿有意思多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
8万块的思域,是一个陷阱,还是一块馅饼?
都不是。
它是一面镜子。
你选择它,就意味着你选择了过去,选择了一种熟悉的、可控的、但注定会被边缘化的生活方式。这没有对错,只是一种选择。
它不再是那个能让你在街上获得回头率的“战神”,它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家用车,一个工具,一个承诺你“能开,就是能开”的铁疙瘩。
买它的人,不再是追求速度与激情的少年,而是那些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只想安安稳稳从A点到B点的中年人。
所以,不要再问值不值得。当你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这个答案和车无关,和你自己有关。
它暴露了你的年龄,你的心态,以及你对这个正在疯狂加速的世界,那一丝丝的,无处安放的,恐惧。
这,才是本田思域8万块背后,最典中典的黑色幽默。
它用自己的“自爆”,炸出了无数人的中年危机。
这波啊,这波是杀人诛心。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