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蔚来发布全新ES8并开启预售,新款从中大型升级为“大型SUV”,定位上、配置上全面提升。官方给出的预售价是41.68万元到45.68万元;如果选择电池租用,价格落在30.88万元到34.88万元,计划9月下旬上市并交付。
新车在尺寸、智能和性能上都下了本:车长5280mm、轴距3130mm,提供六座和七座两种布局,座舱面积达6.2平方米。智能化方面与ET9共享技术,搭载自研智驾芯片与高通处理器,整车运行SkyOS·天枢系统。安全通过72项碰撞验证,配11个气囊;性能上标配102kWh电池、前后双电机520kW、峰值扭矩700N·m,零百加速3.97秒,CLTC续航635公里。
价格一公布,争议立刻冒出来:对比上一代ES8的上市价与交付前调整价,新款入门整车买入价比上一代低了约8.12万元;若比电池租用方案,新款便宜约11.92万元。对早期首批车主来说,新旧价差甚至被放大到“多达20万元”的说法,很多老车主在社交平台和客服渠道表达不满,觉得遭到“背刺”——有人抱怨车贷还没还完,眼看能再买一辆新车。
蔚来创始人李斌在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回应了这一波争论。他的核心意思是:如果继续把价格定得很高,公司很难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李斌表示,新款ES8的成本比当年低很多,现在这个定价仍然有毛利;他也承认难以让每个老用户都满意,很多老用户建议不要因为顾虑老用户就牺牲公司生存。“要先把公司活下去,以便继续兑现对用户的长期承诺”,这是他给出的理由。关于具体的补偿方案或老车主安抚措施,蔚来方面尚未给出统一的、广泛适用的细节,相关情况仍待进一步确认。
把定价往下拉,背后有明显的商业压力。蔚来今年前7个月交付13.52万辆,按年目标44万辆只完成约30.7%;换句话说,接下来5个月若想完成目标,每月要交付约6.1万辆,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财报也显示压力不小:一季度营收120.34亿元,同比增长21.5%,但净亏损68.91亿元,亏损规模比去年同期扩大约30%。在这种背景下,以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争市场份额,是公司求稳求存的常见做法。
这类降价增配引发老用户不满并不是新鲜事。对车企来说,平衡“新用户增长”和“老用户感受”长期是道难题。短期看,降价有利于刺激订购量、提升竞争力;中长线风险则包括品牌信任受损、二手车残值下滑以及老用户转投其他品牌的可能。车主们担心的,不仅是眼前的价差,还有未来保值和售后承诺的兑现。
接下来值得关注的几件事:一是蔚来是否会推出针对老车主的补偿或升级方案来缓解负面情绪;二是新ES8的实际交付与市场反应能否把销量拉起来,从而支撑公司届时的盈利目标;三是二手市场对旧款ES8的定价会不会出现明显调整。多方尚未就补偿细节或长期策略给出明确答复,后续动态值得跟踪。
不管你站哪一边,结论很直白:这轮降价有利于蔚来短期市场竞争,也会伤到一部分刚买车的老用户。公司能不能在保住生存和修补用户关系之间找到平衡,决定了接下来几个月舆情和业绩走向。
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