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PLUS热销,加价潮后优惠近万元,车友交口称赞

买头台家用车,啰啰嗦嗦总归绕不了那三个点:价格卡死在十万里头,油耗子不能太高,空间大点才装得下娃跟东西。之前吧,选车得丢个鱼,哪个都没法凑拢到一起,不是隔三岔五加钱,就是把啥配置弄掉。去年小区楼下阿叔喝茶聊起,说比亚迪后来来了个绝招,秦PLUS DM-i那价,阿拉老汪还专门去看了下——6万多起,吓煞个人。

比亚迪秦PLUS热销,加价潮后优惠近万元,车友交口称赞-有驾

刚上市那阵子,印象里原本也没多便宜。后来各家打起价格仗,跟着一起拉下来,听销售顺嘴说现在还多让了一万。一合计,一年油钱加保养都算出来了,早买早享受。隔壁小花去年六月就买了,一转眼过去,插混市场直接冲到冠军,一家老小都服气,连里弄里头做汽修的二胖都咂舌,说这车卖得忒快。

车型这个事儿,确实得因地制宜的。上海那种节奏快,每天早高峰,绿牌就是香饽饽,不限行,找车位也少麻烦。电通勤,油耗低得让人怀疑是不是油表坏了,隔三差五才跑趟加油站。小城市就不用太讲究,上下班接娃放学,轴距2718mm确实不小,地台没啥凸起,小舅子一家五口都说宽敞。座椅一折腾,婴儿车塞进去也没事,前阵子带娃露营,箱子、锅碗瓢盆先扔进去,后备箱还空着。

比亚迪秦PLUS热销,加价潮后优惠近万元,车友交口称赞-有驾

“2055公里不加油能跑?”有次车友群有人喝高嚷嚷,大家七嘴八舌。后来自己实际跑了趟农村,油箱加满,电冲饱,开小电模式,悄没声就摸过了两千。群里老马测过,说亏电状态下油耗也就四个来升,每公里摊下来三毛,还和地铁差不多便宜。再说动力,搭个1.5自吸,用的是插混那套——马力按说180到197来回跳,阿弟接娃再拉点货都敢跑高速,没觉得会喘气。

说混动车有噪音?我头条车友群勾搭那小陈开两月了,他说电机驱起来感觉和纯电没啥两样,平顺,脚感跟油混的差得远。减速带遇到过,底盘没给他掉链子,震得轻,过湾也够稳,直说这车底子结实,完全没低档车那种咣咣响。

比亚迪秦PLUS热销,加价潮后优惠近万元,车友交口称赞-有驾

外观那块,顶着“龙颜”,阿拉村里大妈看着都能认出来。灯做得新了些,头灯细小,透镜藏得巧,晚上开小路辨识度很高。车长多了点,车高也拉高,视觉上更拉风了。屁股后头那贯穿灯条,听小区小朋友说像中国结,底部边灯晚上看着像小蜈蚣,别有一番趣味。

内饰用的T形,不算复杂。主驾仪表跟中控,有两个尺寸,8.8和12.3,随驾驶模式变主题,很花哨。DiLink车机倒是挺顺滑,隔壁阿飞用VTOL供电露营,直接外接小火锅和风扇,乐得不会关掉。新出的高配版还塞进去所谓“天神之眼”,三个镜头到处看,说是啥高阶智驾。阿飞习惯用来过窄巷子,老妈坐车嘀咕着“再先进也得靠人手动把守着。”

安全就不能开玩笑,安全带,儿童座椅接口全都齐活,智能胎压能随时报警。实用的倒车雷达标配,影像也对得上,四周视野调成360全景不容易小碰擦。师傅修车时候说,这一套原来只在贵价车上头有。

有些冷门细节没啥人关注。去年群里有车主吐槽冬天电池掉电快,电驱工说其实和安电方式和开暖风有点关系——别一上车就猛吹暖气。还有老款和新款电池寿命上有细微不同,新版优化后冬天表现好一点,这事小区群偶尔讨论下。有师傅专门研究说,秦PLUS那套VTOL供电可以应急救车,去年雨天一台老捷达打不着火,用这功能供电给救活了,还挺稀罕。

有卖二手车的说,秦PLUS DM-i几年后保值还算可以,主要电池衰减慢,插混这块比纯电略稳一点。偶尔有老车主拿老款比新款,说底盘韧劲更好,方向盘轻重恰到好处,年轻人喜欢再运动点的可以考虑新款,觉得上一代就差那么一口气。

这车的日常养护倒没想象中麻烦,销售顺口讲“油换得勤点就成,电池不用太操心”。不过,别想省到极致,轮胎胎压那玩意儿不能放松,师傅总念叨“该换还是得换,别停在小区等轮胎自己长出新胎花。”

前几天邻居阿珍发朋友圈,说老秦PLUS开上三年,小毛病没遇见,就是后备箱密封圈年年要查,有次下大雨进了点水,维修师傅和她扯了一小时,说厂方反馈有改进,顺带聊了会比亚迪的老老实实的风格。

养车这事终归落到地头,谁开谁清楚。双休回老家,小舅子总说“这车油不烧,电跑得远,娃坐里头不闹腾。”有种讲不清的稳当劲儿,还就是合适眼下的日子。配件不缺,修起来快,新鲜玩意也有。至于以后会不会二手市场出奇了,又是另一桩故事,下回河边钓鱼,说不定有新的一茬闲话能出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