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双离合的中国奇迹:长城抉择背后的十年技术突围

走进任何一家长城4S店,无论是实惠亲民的哈弗,还是彰显豪华的WEY,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的亮点:它们大多搭载了长城自主研发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整个汽车行业纷纷追求8AT、9AT甚至10AT的今天,长城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而这背后既有中国汽车产业的心酸,也蕴藏着智慧的结晶。

湿式双离合的中国奇迹:长城抉择背后的十年技术突围-有驾

长城之所以坚定选择双离合,并非一时兴起。AT变速箱的核心技术早已被德国采埃孚、日本爱信等国际巨头以专利的形式牢牢锁定,让中国车企的突破之路变得异常艰难。尽管山东盛瑞曾尝试推出国产8AT变速箱,但实装到陆风X7、奇瑞捷途等车型后表现乏善可陈,最终还是逐渐被双离合取代。面对这样的现实,长城深刻意识到,与其在国际巨头设定的游戏规则中苦苦挣扎,不如另辟蹊径,开创属于自己的技术路线。

变速箱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三类:CVT、AT和DCT。CVT由于无法承受大扭矩,难以匹配长城主推的1.5T、2.0T等高扭矩发动机;而AT受限于技术和专利壁垒,让人倍感无奈。最终,DCT(双离合变速箱)成为了最优解。

湿式双离合的中国奇迹:长城抉择背后的十年技术突围-有驾

然而,双离合变速箱也有“干式”和“湿式”之分。早年间,大众的干式双离合就因散热困难而备受争议,“换挡顿挫”“异响”等问题层出不穷。吸取了这些教训,长城决定从一开始就攻克技术门槛更高的湿式双离合。通过利用油液冷却离合器片,不仅提升了稳定性,还大幅增加了可承受的扭矩,最终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控。

湿式双离合不仅让长城绕开了专利封锁,还带来了极具竞争力的性能表现。它的传动效率高达95%以上,比传统的6AT变速箱更节能,油耗降低了5%以上。由长城自主研发的7DCT变速箱重量只有83公斤,采用低油量设计(整箱仅需6.5升油),并配合超低粘度润滑油,极大地减少了运转中的油液搅动损失。以油耗表现为例,同样采用8AT的宝马新3系和凯美瑞2.5L综合油耗普遍超过10升,而搭载7DCT的长城车型,能以明显更低的油耗展现出不俗的实力。

湿式双离合的中国奇迹:长城抉择背后的十年技术突围-有驾

更重要的是,在实际驾驶中,这款湿式双离合还展现了令人惊喜的平顺性。在低速行驶时,许多8AT都会出现换挡顿挫或动力中断的问题,而长城的湿式双离合通过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了离合器过热的隐患,不仅换挡迅速,还更加顺滑流畅。

为了攻克这座技术高峰,长城重金聘请了前奔驰变速箱专家格哈德·亨宁,并组建了一支由30多名国际专家组成的团队,经过四年研发,终于推出了第一款7DCT。这款变速箱从零开始,拿下了85项专利,并在逾752万公里的可靠性测试中表现坚韧,足以绕地球赤道行驶188圈之多。

湿式双离合的中国奇迹:长城抉择背后的十年技术突围-有驾

不仅如此,长城还进一步推出了全球少见的9速湿式双离合,并成功将其应用于WEY摩卡车型。这款9DCT在急加速时动力响应迅捷,换挡效率更高,顿挫感更低。以摩卡这款2吨重的SUV为例,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8.8升,而同级别的奥迪Q5L搭载的7速湿式双离合车型油耗却高达11升以上。

长城当初选择湿式双离合看似是无奈之举,但正是这种选择,让中国汽车企业迎来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外资企业通过专利构筑牢不可破的壁垒时,只有依靠自主研发,才能在技术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湿式双离合的中国奇迹:长城抉择背后的十年技术突围-有驾

从7速到9速,长城用十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它的坚持与执着,并非固步自封,而是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一次深刻注解——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摆脱被“卡脖子”的命运,从而在全球市场上站稳脚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