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更纠结了!本来还在星愿、海鸥和埃安UT三辆车中间犹豫到底选哪辆,没想到半路杀出了名爵MG4和极狐T1,同样的价格这两辆车竟然续航能达到430公里左右,实在太诱人。
我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翻了翻记事本,心里就在想——这续航是不是有点虚?毕竟目前市面上能达到这个数字的,基本都靠百公里能耗低,电池容量大——大概60kWh左右。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MG4那水冷电池,平均能耗大概是16kWh每百公里,续航430公里算,电池容量还真就是58kWh,差不多符合这个参数。
跟朋友聊天,他说,现在还能找到风冷的电池,特别是T1,用着可能要多留意散热和续航稳定性。这让我想起去年修车时遇到的事。一个客户的极狐T1,夏天开着突然就掉速,原来风冷散热跟不上,电池温度升高之后,能耗瞬间变高了不少。
这两车的区别其实挺明显。MG4,他那水冷系统,是个大优势。比起风冷,散热更稳定,尤其夏天开长途的话,心里更踏实。可问题也不少。比如我刚才翻了下曾经骗我到维修店的快修工说,MG4的前仓(这个小空间充满了电池和电控,像厨房里的冰箱一样),设计上没考虑到漏水?他说这车的水冷系统设计不错,但偶尔碰到雨大了,把轮胎轮圈抹到泥的时候,仓里可能会积点水,就得留意。
至于轮胎宽度,真心不是夸张。MG4的轮胎大概是215的,配置上比一些同价位的小型SUV还窄,这么窄的轮胎,转弯机动性还行,但抓地力就要打折扣了。尤其在湿滑路面,打滑的可能性增加。我试过开它在高速上跟朋友的叫海鸥的电动车比速度,感觉MG4灵敏,转向硬朗,但在极限状态下,抓地力没有海鸥那么宽。
而极狐T1就完全另一套模式。外形挺讨喜的,线条流畅,算得上是能看得下去的设计。优点是后排空间巨大,比起星愿、海鸥都大得多。放倒后,空间几乎可以塞下一张单人床,像我之前带奶奶出门,她坐后排都说比我的SUV还舒服。
但它的电池采用风冷,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放养?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偏科,看久了水冷电池,风冷就觉得心里没底。去年有车友发帖说,他的极狐T1夏天开西南的山路,电池温度飙升,续航要比平时少至少30公里。这个问题,不像水冷那样成熟稳定——而且我猜,风冷因为散热面积限制,要怎么做才能保证长途?这问题一直困扰我。
这两个车的优劣,也不算绝对。稍微比较一下:假设我用它们平时市区通勤,平均百公里能耗在14-15kWh之间,续航就会拉长。极狐T1的风冷在平时可能还OK,但天气一热,温度飙升,续航就会缩水,像打折王一样。而MG4我这边,电池水冷,虽然偶尔会漏点水(这是我听维修师傅说的),但暑天长途跑速度会更稳。
考虑到价格其实差不多——都在15万左右——我自己对比了一下空间、续航和体验,得出两个结论:如果是追求稳定、夏季长途,我会偏向MG4。它的水冷系统让我觉得更有底气;但如果我追求空间最大化,偶尔自己在家搬家备点东西,极狐T1能放倒后座,真的是卧铺级别。
还有一点我一直没搞懂,为什么低价位的纯电车,都有那么多水冷或风冷的争论?靠我自己粗糙的心算:一百公里能耗平均14kWh,续航430公里,电池容量就算得差不多60kWh(略估,估算不准)。这电池的寿命,可能在8-10年之间,前提是平时散热控制得还可以。我的猜测——这两家厂的技术门槛其实差不多,谁的散热设计更成熟还得看后续维护。
还有个问题:实际用车中,谁更耐操?我问了一个修理工:你觉得哪个更靠谱?他说:只要不漏水,水冷或风冷都行,关键是用好用坏。这让我有点困惑——是不是我想得太多了?但实话实说,青睐水冷的,心里会更稳;风冷的还得自己多加注意。
开到这儿,我又在想,身边的朋友都说别看续航,跟用途挂钩。比如说,某人每天上下班只有20公里,续航多点也没必要,反正都够用。而我自己,平时一两次周末长途,续航超过400公里还不够,就是为了保险。
问一下,你们觉得,风冷和水冷,哪个更靠谱?或者说,是不是我太挑剔了,毕竟,现在电池的门槛都差不多,只是设计上的心思不同。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就奇怪:在这个价格区间,买到能保证续航长一点的,真的方便点,就会多出来一股安全感。我觉得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人开车的惯——你得会省电,也得知道什么时候该充电。像我去年算过,平均每月充电次数差不多十次,百公里成本在1.2元左右(大致估算),比我自己开的小摩托还便宜。
这两车各有千秋。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越看越头大?估计我还得多跑跑工厂、试驾一下,才能下决心。只碰到这样的选择题,我怎么就这么难办?也许真得考虑个意外之喜,万一哪个车的尾气排放问题没想到,或者电池的寿命真不如想象中稳,下一秒就得换个新的。
这个价格区间的电动车,普遍折旧还算快,可能三年后剩个六成左右的价值。这个比我预期的要高一点(其实还没算折旧的具体数字,就凭感觉)。就算如此,续航和空间的配置也要买得够实用,毕竟车的生命线在于电池,但日常用车的方便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这两辆车的乱斗,你们怎么看?我那个一米九的朋友说:还是要实地开一下,别光看参数。他还说:反正有关心的是后续维修,别像以前那样,电池出问题修不起。逗得我一阵苦笑。
嗯,这事儿还得再考虑一阵,也不急着做决定。毕竟,哪辆车能用得顺心,才是真正的考量;续航是不是真的到位,还是要多留心这些细节。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