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亿美元能买下整个奈飞,能在曼哈顿拿下20栋摩天大楼,但马斯克眼睛都不眨,全砸给了三星!全球半导体行业瞬间炸锅,曾经死磕台积电的特斯拉,居然“叛变”了?
而且,马斯克一边喊着“台湾属于中国”,一边却把芯片订单从台湾撤走,转头抱紧三星。这场涉及地缘政治、技术博弈和商业生存的暗战,背后藏着马斯克一场精密算计。
2025年7月28日,三星在首尔悄悄提交监管文件,宣布签下220万亿韩元芯片大单,但故意隐去客户名字。不到48小时,马斯克就在社交平台X上自曝:“三星德州工厂将独家生产特斯拉下一代AI6芯片! ”
这笔订单价值165亿美元,合约期限从2025年到2033年,专供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和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核心芯片。马斯克还放话:165亿只是“最低消费”,实际金额可能翻倍,甚至突破300亿美元。对三星来说,这简直是天降救命钱。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营业利润暴跌55.9%,代工业务亏得惨不忍睹,每天烧掉110亿韩元。令人意外的是技术落后:2纳米试产良率仅30%,而台积电高达60%-70%。
苹果、英伟达等大客户全跑去找台积电,三星代工市场份额只剩7.7%,被台积电67.6%的占有率按在地上摩擦。
消息一出,三星股价单日飙涨6.8%,创下近一年最高涨幅。这笔订单相当于三星2024年总营收的7.6%,直接把美国德州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从60%拉满。
马斯克曾多次公开宣称“台湾属于中国”,被看作商界对华友好代表。但2025年3月,他突然在访谈中变脸:“为保障美国技术安全,必须把AI芯片生产从台湾搬到美国! ”
同月,美媒爆料他可能参与五角大楼针对中国的冲突计划,特朗普火速辟谣,却拐弯抹角警告他:“想在中国赚钱,就别碰政府核心机密! ”
政治信号很快转化成商业利益。4月,特朗普对进口车加征25%关税,但特斯拉因全在美国生产,反而成了最大受益者。马斯克顺势把芯片生产搬回美国,既躲开地缘风险,又迎合“美国制造”政策,一箭双雕。
台积电技术更强,但三星有三个杀手锏。首先是价格便宜。 三星报价比台积电低10%-20%,对成本杀手马斯克来说,诱惑太大。
其次是地理位置。 三星德州工厂距特斯拉奥斯汀总部仅45分钟车程,离马斯克家更近。他放话要“亲自监督生产线”,把当年改造特斯拉工厂的狠劲用到芯片制造上。
最关键是打破行规。合同里藏着“特斯拉生产共治”条款:三星允许特斯拉30人算法团队常驻工厂,将自动驾驶路测数据实时回传,动态调整芯片生产参数。
甚至签了对赌协议,若三星2026年底前良率未达90%,特斯拉有权转单台积电;若提前达标,订单追加50亿美元。
为了接住这笔订单,三星押上全部身家。其2纳米工艺采用GAA晶体管结构,性能比3纳米提升15%,功耗降30%,但试产良率仅30%。马斯克要求2026年必须达到90%,堪称地狱难度。
三星计划分两步突围:先用成熟技术稳住基本盘。 泰勒工厂第一阶段以3纳米GAA工艺量产AI6芯片,良率需超80%,满足车规十年寿命要求。再用2纳米冲刺技术上限。 2025年第二季度试产线已在德州跑通,目标2027年支撑特斯拉HW6+系统。若成功,三星车规AI芯片份额有望从个位数冲到25%;若失败,代工业务可能彻底崩盘。
虽然台积电技术碾压三星,但特斯拉这一跳槽,暴露了三大命门。客户过度集中。 苹果和英伟达占台积电营收60%,议价能力被削弱。产能地域风险。 90%先进芯片产能集中在台湾,地缘政治成了悬顶之剑。
代工模式遭遇挑战。 特斯拉要求芯片生产与自动驾驶数据深度捆绑,这种“数据+制造”的新玩法,可能颠覆传统代工黑箱模式。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延期严重,4纳米量产拖到2026年,根本接不住特斯拉的急单。尽管摩根士丹利分析称特斯拉订单仅影响台积电1%收入,但行业头牌被撬墙角的象征意义,远大于数字本身。
芯片霸权转移:科技巨头开始“教代工厂干活”,这场交易最颠覆性的影响,是权力关系的重构。
过去芯片代工是“黑箱操作”:客户给图纸,工厂关起门生产。但马斯克强行撕开黑箱,让特斯拉工程师直接插手三星生产线,用汽车制造的实时数据优化芯片工艺。高通、Mobileye等公司已在评估复制“特斯拉-三星”模式,把订单分给三星以分散台积电风险。当科技巨头开始深度定制芯片制造流程,传统代工厂的护城河正被瓦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