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级隔热气凝胶护体 问界电池安全细节曝光
前几天在修理厂蹭茶的时候,老刘突然提起,说他侄子那台问界M9上个月被追尾,屁股都瘪了,电池一点事没有。他拍着桌子说:“这车底下那块护板,比我家楼道防盗门还硬。”我当时没太信,直到看了张朝阳博士去赛力斯工厂的那期节目。
节目里,他跟赛力斯的副总龚建勇聊得很细,从电池为什么会自燃,到怎么一层层防住。我才知道原来热失控分三段——第一段慢悠悠地升温,还能救;第二段就有点急眼了;第三段就是新闻里见到的火球。关键是,要在第三阶段之前拦下来。
师傅给我解释过隔膜失效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三种:撞坏(机械滥用)、充坏(电滥用)、烤坏(热滥用)。机械滥用最常见,比如底盘磕石头、路面凸起顶到电池包。我邻居开旧款SUV走乡道,被树桩顶穿油底壳,那画面真吓人。所以问界干脆直接上1300MPa强度钢做护板,还配铝合金箱体——销售小王顺嘴说,这铝合金延伸率8%以上,被撞能自己“躲”一下,把劲卸掉,不传进里面去。
更狠的是,他们连隔膜表面都涂陶瓷粉,这活儿以前只听过做高端储能才这么玩。据群友阿志说,他亲眼看针刺的视频,扎进去也不冒烟,就是温度蹭蹭往上爬,然后被系统降下来了。铜墙铁壁形容不算夸张吧?
至于充放电的问题,他们BMS装了一百多个传感器,不停盯着每个参数跑,就像你后座坐个挑剔长辈一样,一有异常立马提醒。而且还有7×24小时云端预警,每次充放数据全记档案里,我朋友调侃这是“给车做健康码”。听售后的人讲,有辆车因为云端预测出某组老化提前进站换模组,否则可能夏天高速就出幺蛾子了。
最后那个热量扩散的问题,我觉得是最神奇的部分。他们在每颗电芯之间塞航空级纳米气凝胶——这种材料导热系数低得离谱,据说NASA航天服也爱用它。一旦某颗出了问题,它旁边那颗几乎感受不到温度变化,再加智能冷却系统把多余热量带走,所以针刺没明火、没冒烟,也就好理解了。
安全这事他们还玩命加码,比如正碰试验速度从国标56公里/小时拉到80公里/小时,这相当于把对手扔进2.5倍难度的考场。有意思的是,当年M9拿C-NCAP超五星+成绩的时候,我们群有人开玩笑:“以后二手保值率该不会比同价燃油车还稳吧?”结果今年春天拍卖行真出现一台两年半M9,比同龄德系豪华SUV贵出去五万成交……买家理由很简单:敢让老婆孩子天天开的新能源不多,这台算一个。
写到这里想起老刘又发语音,说他侄子的M9已经修好了,下周要开回县城跑婚庆接送,“反正耐撞耐造,还省心”。他笑嘻嘻补一句:“要不是限牌,我也整一台。”我回他,你先攒钱吧,这东西光看视频可体验不到那份踏实感。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