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颗芯到千万套,地平线在成都立了个新标杆
八月底的成都,天有点闷热。车展现场人挤人,我是被朋友硬拉过去的,他说要带我看个“大件”——结果真的是大件,一块比餐桌还大的“芯片”模型杵在那儿,闪着灯。原来是地平线搞的征程家族千万量产见证仪式,说他们家的车载智能芯片出货已经破了一千万套,这还是国内第一家做到的。
台上余凯博士讲话的时候,我身边一个做售后的老李小声嘀咕:“这玩意儿啊,从2019年那颗征程2开始,就像给咱自己造了个脑子。”他记得当年刚装那批试产板子时,还因为算力调不出来折腾到半夜,如今都发展到征程6系列了,从入门级辅助开车,到城区全场景智驾,全给包圆了。
其实我之前对这些TOPS、BPU®啥的不敏感,但听技术员讲,说他们这十年算力涨了一千倍,比摩尔定律跑得还快。有一次我去修理厂换胎,师傅闲聊提起,现在不少国产高配电动车用的就是这个平台,“三台里就有一台搭它”,他手上正拆的一辆SUV也在其中,那次才觉得离自己挺近。
今年量产开的征程6系列,有10-560TOPS不同档位。我记得销售小周跟客户解释的时候打比方:10TOPS就像单核电脑能干文书活;560TOPS就是多核工作站,可以同时跑城区智驾和各种感知算法。他顺嘴提到博世基于6B做的新摄像头平台2026会落地,好几家国外品牌也定了单。这些细节放在展厅里听,比看新闻真实多了。
更猛的是那个6P旗舰,据说支撑着他们自研HSD系统,用端到端架构加强化学习,让车子学会“类人决策”。前阵子群友阿强试过星途ET5工程版,在二环路高峰期,它能提前变道避开堵点,把他吓一跳。他笑说:“跟老司机一样阴晴不定,但安全。”这种体验,不是光看参数表能明白的。
展区另一边,他们弄了个“智驾科技畅行俱乐部”的快闪,有五个主题区。我蹲在机器人狗旁边拍照,一个小孩问它会不会帮忙拿饮料,工作人员笑着回:“现在只会巡逻和卖萌。”旁边还有比亚迪秦L EV展示,这种把芯片应用延伸到扫地机、机器狗上的生态布局,看起来有点科幻味儿,又接地气——就像老李常说,“科技嘛,不光让机器厉害,还得让日子舒服”。
有人可能关心养护问题,我倒真问过维修站的小哥:这种高阶智驾系统坏起来是不是很贵?他说主控模块价格不低,但结构稳定性不错,很少出故障,大多数问题反而是传感器进水或者线路松动。“别洗车冲太猛”,这是他的忠告,也是血泪史——去年一个客户冬天用热水冲冰霜,把前摄直接蒸花了,换件等料等俩月。
走出展馆时天色暗下来,人潮散去。我兜里揣着活动发的小册子,上面写着一句话:“站在千万量产的新起点,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想起早些年我们还为进口控制器卡脖子的事发愁,如今自家的东西不仅顶上来了,还开始普及开花,也算是一种踏实吧。不过阿强后来又发消息来吐槽,他那辆车空调面板偶尔死机,要返厂升级……嗯,这事估计后续还有戏看。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