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能上市四款新车,这到底是车企给的钱太多,还是消费者的钱真的花不完?不管怎么说,一进九月,汽车圈就是一阵躁动,好像谁慢一拍就要失业一样。说实话,这事儿搁以前可不常见,国产品牌曾几何时连产品更新速度都赶不上“跳水价”,现在倒好,隔着一层玻璃,大家在新品发布会上轮流亮相,估计连工程师都在朋友圈吐槽:“兄弟,今天你家发布了吗?”
每次到新车扎堆上市时,我总会想:我们到底需要这么多新车吗?还是其实大部分人的购车冲动只是被“新”、“更智能”、“性价比”这些关键词给调动起来的?反正我身边很多朋友买车就图个“新鲜感”,买回来一年不到就想着换。真有需求的能有几个?不过,这不妨碍新车每年一茬茬,比韭菜还旺盛。
这四款新车,说白了,都是主打一个"科技感"、"空间感"和"智能化"。你发现没有,车企现在都恨不得把家里的大彩电、冰箱、功放全给你搬进车里头。前几年是吹什么发动机皮实,现在直接炫算力、雷达数和座椅按摩。是不是大家开车都不为赶路了,就只求坐得舒服点,最好能在车里顺便假装在办公室加会儿班?
先看市面上讨论度比较高的领克10 EM-p。听说这车的尺寸有点上头——五米多的车长,三米轴距,空间肯定不用发愁。后排腿能伸,头不顶棚,唯一糟心的是那个地板中间的凸起,坐在中间的朋友,你可以提前准备颈椎枕和靠垫了。外观延续了领克那套“家族化”的做派,配色也是一水儿高端名字。璀璨紫、极夜黑,你听听,跟啥珠宝发布会似的。智能配置要说真不少,什么HUD、魅族系统、车载冰箱,科技与狠活都有了。
再说智能驾驶,现在汽车厂商一听到“辅助驾驶”就如同过年放鞭炮,不来点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都不好意思跟人聊车。领克10配上什么700TOPS算力、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车机搭载Flyme auto,能不能自己开去加油我不知道,但你要想当半个“甩手掌柜”,也算有点底气了。
动力系统是插混1.5T加双电机,总功率拉满,百公里加速也才五秒多,油耗还控制在4L出头。有些人可能想要更极致的动力体验,但说实话,普通人家平时也就是上下班、节假日走亲戚,一脚油门踩出赛车的感觉,也不过是别人看到你的尾灯一下罢了。混动系统、高续航和低油耗,对追求日常通勤和偶尔小长途的人来说,妥妥的够用了。
接下来就得聊聊魏牌高山7了。这车主打一个MPV,就是传说中的“移动大沙发”,尤其那些多孩家庭和经常接待客户的,肯定会看上它那几排座椅。真皮、0重力、按摩、冰箱娱乐屏、无边氛围灯,配置拉满。国产高端MPV以前价格死贵,这一波拉低门槛,把舒适和实用直接拍在你脸上。
要说尺寸,还是五米多的车身、三米轴距,空间表现不虚高端感。外观方面,看着倒是有气场,但说到底,大多数MPV审美都已经被“大家庭”标签框住了,谁要运动谁丑。内饰科技不输轿车,双大屏加HUD,芯片用上8155,连车载音响都直接塞了二十多个扬声器,如果家庭聚会搬到车里头,估计效果比家里还好。最主要的是28个传感器、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芯片,车机语音识别、NOA、自动泊车,包罗万象,这些功能你平时未必都用得上,但关键时刻能帮你省事不少。
1.5T混动系统,电池大、纯电续航172km,综合续航破千公里,户外野营、周末短途游,根本不用担心没电没油,快充都安排上了,对那些常年在路上的“跑长途”家庭来说,安全感拉满。至于动力,这种大家伙本来就不是用来跑山路的,但0-100km/h加速5.7秒也不算拖后腿,总之,无论舒适还是高科技,都能对标合资竞品,国产高端MPV的标杆定得还算稳当。
再来看看奥迪E5 Sportback,这款主打一个“电动豪华”,售价也摆在二三十万区间,追求品牌调性和科技配置的年轻人估计不会少。外观你让设计师去颁个奖,整体确实流线感足,前脸LOGO还能发光,夜晚迎宾灯效,视觉冲击来了算一份。内饰科技水平也不低,三联屏、怀挡、智能操作岛,加上全车27个传感器,英伟达Orin芯片,自动驾驶、泊车一条龙套餐,简直奥迪里头的电动旗舰。
动力单电机有两版本,双电机可选386KW和579KW,三元锂+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能到七百多公里,说实话这个续航对纯电用户来说很有吸引力。底盘还给了主动空气悬挂,CDC减振,说白了开起来能软又能硬,过坑不颠,跑高速稳。奥迪一直招牌就是机械质感和豪华氛围,这台纯电一上,真把传统燃油的底子都给翻新了。未来几年,所谓“智能电动”标签可能就像车上一条安全带,人人标配。
最后说说价格杀到20万出头的吉利银河M9,这就像国产品牌对市场下起的一场“性价比暴雨”。大六座SUV,五米两轴距,空间和舒适直接拉满。按摩、加热、通风、海绵记忆、娱乐屏幕,能想到的全拎出来。副仪表台50瓦无线充电、怀挡操作、语音识别甚至能听懂方言,说白了就是让所有家用场景都能在车里实现。千里浩瀚智驾,高清摄像头加雷达,无图NOA全国通用,这套方案直接给了国产品牌信心。
动力用的是雷神EM-PAI混动,三个电机,功率拉满到640KW,电池组分两溜儿,纯电续航最高到185公里,综合油耗和动力表现都有保障。能跑能省,敢玩敢野,吉利这两年对“家用旗舰”这事是越玩越有心得了。传统大SUV以前动辄三四十万,现在20万出头就能落地,市场格局说不定真要变咯。
拿这些新车说事,这几年车圈变化太快。我们时常在选车时纠结:到底该买“最先进的”,还是“最实用的”?电子配置越来越多,动力总成、辅助驾驶、娱乐系统跟手机似的一年一升级。你如果是喜欢折腾新鲜玩意的人,这些新车绝对能让你“爽一把”。可是,回到日常,五年后的产品能不能跑赢时间、用着还顺手吗?没人能打包票。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些智能高科技能解决我们最基本的出行需求吗?有多少人在意HUD尺寸、激光雷达算力?有没有冷静下来问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一台五米大车、几十个传感器、自动辅助驾驶,还是一台稳定耐用省油的代步工具?买车如买鞋,合适才是王道,科技越强越花哨,钱也花得越多,日常出行需求却未必跟着提升。
最后,在众多新车扎堆上市的背后,是汽车圈对于用户需求的高度敏感,也是国产品牌在技术创新、价格策略上的集体努力。这几年,无论是高端MPV也好,大六座SUV、纯电轿车、混动轿跑,各种细分市场都被开发得透透的。大家都想抢头个热度、省二三线消费者的心思。可是,谁真正能在“新”之外,做出让用户愿意长久信赖的产品,这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
或者说,当新车已变成常态,我们是不是也要习惯每隔几个月,市场就要来一次“刷新认知”?新鲜感很重要,可持久的好产品更难得。你是愿意花钱买下一时的热门,还是想啥事不管,十年陪伴无忧?有选择本身就是件好事,这几款新车,各有看点,不妨先静下来看看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再决定要不要入手。毕竟,好车不是光凭参数和配置决定的,更是每一天真实生活中的舒适与可靠。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