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说道说道汽车圈里那点事儿!
最近听到一种声音,简直是字字诛心:“那些开新能源的,省下的汽油钱,最后还得乖乖交给电池厂商!”
这话一出,我差点没把刚灌下去的冰咖啡给喷出来!
听着是不是似曾相识?
像极了咱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带着一股“我早看穿一切”的劲儿。
说真心话,我听到这里也得掂量掂量。
谁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辛辛苦苦节约几个油钱,回头全进了电池厂的腰包,那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咱是干嘛的?
用车社的,必须抽丝剥茧,把这事儿给各位盘清楚,避免大伙儿被那些耸人听闻的言论给吓跑了。
先说说这“换电池”的焦虑,这玩意儿是怎么来的?
还记不记得,早几年智能手机刚兴起那阵儿?
一天恨不得充三回电,用个一年半载,那电量掉得比翻书还快。
那时候,大伙儿对“锂电池”的印象是啥?
娇气!
短命!
所以这新能源车型也装备了锂电芯,自然就有了这份顾虑。
再添油加醋一些媒体为了蹭热度,专拣那些“天价电池替换”的事儿说,更让人没了安全感。
比方说,前阵子瞧见一条新闻,说杭州一位特斯拉Model 3的用户,因为电芯组件外部接口出了毛病,进了水,结果掏了15个W才搞定!
天老爷,15个W,新买一辆汽油车都够了!
更有甚者,一位老哥整了台25万的电动车,结果换个电芯要12万!
这替换的费用,顶得上半台车啦!
看到这些个案,谁能不心里打鼓?谁还敢碰电动车?
各位先别慌,咱们得拿出探究精神来。
这些“高价电池替换”的背后,真就是电芯寿命到头了吗?
我刨根问底地研究了一下,压根不是那回事!不少“高价换电”的主角竟然是事故车!
您寻思,底盘磕碰、追尾、泡水,哪一个不会对电芯带来损伤?
轻则变形,重则报废。
这种情况下,换电芯的支出自然就水涨船高!
这事儿,能怪电芯不够坚挺吗?这就好比手机摔破了屏,你埋怨电池不中用?
因此,拿着事故车换电芯说事儿,跟“电池耐不耐用”扯一块儿,那是偷换概念!
那么,真正因为耗尽寿命该换掉的电池,有多少呢?
我敢说,为数不多!
这可不是臆测,全凭数据说话。
海外有个车队,专程测试了一辆2019款的特斯拉Model S,跑了六年,里程超过40万公里!
结果惊人:以113km/h的速度巡航,还能跑出327公里的续航!
这状态,比起许多新款车型也不遑多让!
国内同样有实例。
太原首批比亚迪e6出租车,去年由于“强制报废年限已至”退出现役。
经过验车,不少车子已经跑过100万公里,电芯照样能打!
甚至的哥都说:“并非是它不能继续跑,而是政策不许它再跑了。”
是什么诀窍,让这些电动座驾的电芯这样扛造?
奥秘在于,现在的电芯科技,早已今非昔比!
就像苏轼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写到的“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技术发展也如此。
就说现下通用的电芯,三元锂电芯可实现1000-2000次充电周期,磷酸铁锂电芯更牛,3000次循环不在话下!
算下来,即便每天都跑,也得十几年才能耗尽寿命!
况且,根据数据分析,电芯每年的衰败程度仅为1.8%!
意思是说,用到第15年,电芯的储电量也能剩余七八成!
也正因如此,诸多车企才敢拍着膀子保证“电芯终身质保”。
说到这儿,明白了没?
汽车上的“动力电池”,与手持设备上的“电池”,根本不是一码事!
假如依旧还把电动座驾视作“电子设备”,那就OUT啦!
既然如此,“电动车省的钱,都给电芯替换了”这种论调,为啥还这样盛行呢?
鄙人以为,原因有几点:
其一,固有偏见。
人们的大脑,已经被“电池焦虑”先入为主地影响了。
手机设备用两年就要罢工,电驴骑三年里程锐减,机器才用几个月就不灵了。
这些“电池门”的体验太普遍深入人心了,因此只要提到“锂电”,咱们就下意识地觉得,耗不了几年,迟早得换。
其二,三人成虎。
“替换电芯十几万”之类的信息,太容易走红了。
一段影像、一张截图、一条帖子,动不动就十几万的检修账单,谁不瞧个热闹?
哪里还需要追究究竟是事故车辆还是因为涉水,只要一提到换电芯,就能收获关注。
就好比汽油引擎出现自燃,年年上演但无人关注,电动汽车冒个烟儿,立即登上热搜,瞬间被打上 “问题车”的标签。
追根究底,不是电车更容易出问题,只是人们更容易以讹传讹,被这些“危言耸听”的说法牵着鼻子走。
所以咱们可以说,“电动座驾节省的开销,都补贴电芯替换了”云云,这类说法听着挺有理,说到底却不过是无端宣泄,正如《庄子·秋水》所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不了解全局,便难以理解真相。
归根结底,买车这件事,适合自己才是优选。
如果你对电动座驾仍有担心,那就继续开汽油车,想尝试新能源,那就别犹豫,去试试!
但关键是,别被那些吓人的言论给唬住。
多听多看,对实际情况有准确的认识,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
各位车友,你们左邻右舍有开电动座驾的么?
他们的电芯情况咋样?
欢迎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好让大伙儿都做到心里有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