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吉利最近搞了个电皮卡,叫雷达地平线EV,说是要在城里开。
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一股子行为艺术的荒诞感。皮卡,那是什么?那是工地、是荒野、是泥泞、是粗糙大哥的象征。你现在告诉我,这玩意儿要去挤早高峰,要去跟星巴克门口的小布尔乔亚抢车位?太阳听了都要一个趔趄。这感觉就像一个修仙界的肌肉猛男,天天不去渡劫飞升,反而跑去研究怎么用真气绣花,主打一个不务正业。
但你冷静下来盘一盘,诶,好像又有点道理。吉利这是开窍了,或者说,是彻底颠了。它悟了,悟到了当下车圈竞争的唯一法则,那就是“掀桌子”。
如果说之前友商们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吉利雷达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谁还跟你讲体面,讲什么“皮卡文化”?最好的营销,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只能来我家吃速冻饺子。地平线EV的出现,就是对着所有燃油皮卡,以及一部分城市SUV喊话:我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核心打法就一个字:钱。
以前开油皮卡,一脚油门下去,听见的不是引擎的轰鸣,是钱包的哀嚎。加一次油,一个月的瑞幸自由就没了。现在这个电皮卡,我实测过,百公里电费不到20块。这是什么概念?以前加油是给中东老铁的航天事业做贡献,现在充电顶多是给国家电网的服务器续个VIP。这落差,堪比从道诡异仙直接穿越到喜羊羊。用家里的充电桩,半夜偷点谷电,那成本更是低到令人发指。省下来的钱,干点啥不好?非要去听发动机在那儿表演交响乐?
省钱,就是省钱,极致的省钱。这才是这个时代唯一的“品牌玄学”。
然后是路权。我作为一个曾经的油皮卡用户,那种痛,你们不懂。每天出门跟做贼一样,先看日历,再查地图,生怕哪个摄像头不开眼,几百块就没了。燃油皮卡在城里,就是鄙视链的最低端,是“行走的罚单”。但地平线EV挂的是绿牌。绿牌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张“免罪金牌”,一个官方开的后门,一张“闪电战”的通行证。有了它,你就能在城市的钢铁丛林里横着走,直接把那些限行的规则踩在脚下。这不叫驾驶,这叫特权。
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因为买车的人,脑回路都很奇特。他们要的不仅是实惠,还要“感觉”。地平线EV就把“感觉”给你拉满了。
谁说皮卡就得硬得像块砖头?它偏不。车内空间搞得巨大,座椅软得像个移动沙发,静音性更是典中典。电车嘛,安静。我甚至能听到副驾上蹭车的同事,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在跟对象发微信:“宝宝,在忙,老板在旁边。”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我是在监听敌台。这种体验,油皮卡给不了你。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它正在用SUV的逻辑,来解构皮卡的传统定义。
所以,这玩意儿现在就是个四轮压缩毛巾。平时在城里通勤,它把自己压缩成一个好开好停、乘坐舒适的电动SUV,甚至因为尺寸优势,在某些老破小地库里比很多中大型SUV还好停车。倒车影像一开,无非就是多打两把方向盘的事儿。但能过,就是能过。
可一旦到了周末,或者你需要它“变身”的时候,这块“压缩毛巾”一展开,嘿,它又变回了那个能拉货、能越野、能给你提供21千瓦外放电功率的“雷电法王”。这个外放电功能,才是它真正的杀手锏,是它掀桌子的底气。
别人去露营,点个小煤油灯,煮个自嗨锅,就觉得是岁月静好了。你开个地平线EV过去,后斗盖一开,21千瓦的功率是什么概念?你不是在露营,你是在进行电力殖民。你可以架起投影仪看三体,用电磁炉煮重庆火锅,顺便给全营地的手机、无人机、笔记本电脑提供充电服务。你就是营地里的“电爹”,是新时代的卡丽熙,掌握着所有人的“电量焦虑”。这他妈才是真正的科技与狠活!
说起充电,我突然想起来我家楼下那个充电桩,总被一辆燃油车占着,打电话还不接,真的很想给他轮胎来个物理超度。
所以你看,地平线EV的逻辑其实非常流氓,但又异常清晰。它解构了“皮卡”这个词。它告诉你,别跟我谈什么硬核、什么传统,那些都是旧时代的包袱。新时代的用户要的是“我全都要”。我要绿牌的特权,要电车的低成本,要SUV的舒适,还要皮卡的装载能力和V2L的“装逼”能力。它把这些东西缝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物种。
别忘了,这东西的本质,它的道骨,依然是一台干粗活的皮卡。悬挂再软,它也不是行政轿车。但这种轻微的自我矛盾,恰恰是它最迷人的地方。它让车主产生一种幻觉:我既能享受城市的便利,又保留了随时奔赴山海的野性。
所以,买这车的人,真的只是为了通勤和省钱吗?
别天真了。他们买的是一个在城市里扮演“野王”的资格证,是在咖啡馆和露营地之间无缝切换的“任意门”,是在朋友聚会时,能轻描淡写地说出“哦,我后备箱能给你们全家充电”的社交货币。这压根不是什么消费升级,这是精神内耗在现实世界的具象化。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在如今这个连呼吸都要卷的时代,任何一个产品的成功,都不在于它解决了多少旧问题,而在于它创造了多少新场景,以及,新焦虑。吉利雷达,显然深谙此道。它不是在造车,它是在重塑一个生活方式的鄙视链。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已经不存在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