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渠道大洗牌!魏牌独扛直营大旗,赌上未来?
如果你最近逛商场,发现原来叫“长城智选”的汽车门店悄悄换上了“魏牌新能源”的招牌,别惊讶——这背后是长城汽车正在下一盘渠道变革的大棋。
曾经同时销售魏牌和坦克车型的长城智选直营店,如今已全面“换装”。坦克700等车型全部撤出,只留下魏牌蓝山、高山等车型独享展厅。这一变化正从北京、广东等一线地区迅速向全国蔓延。
这场变革的核心就一句话:坦克回归经销商,魏牌全面直营。
为什么长城要做出如此重大的调整?说白了,就是被“内耗”逼出来的。
之前魏牌和坦克同时在直营店和经销商处销售,结果问题来了——同样的车,经销商通过各种优惠操作,能比直营店便宜1万多块钱。这导致很多消费者在直营店体验完后,转身就去经销商那里下单。有直营店员工无奈表示:“我们的价格是怎么也低不过经销商的。”
这种内部竞争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更关键的是,长城在全国有超过2500家经销商,其中很多合作了20年以上,关系盘根错节。在“保经销商还是保直营”的选择题面前,长城选择了前者。
那么,为什么是魏牌来扛起直营这面大旗?
看看数据就明白了——今年前9个月,魏牌销量同比增长96.35%,达到6.36万辆,是长城旗下增长最快的品牌。而坦克品牌前9个月销量则同比小幅下滑2.75%。此消彼长之下,魏牌自然成为了长城冲击高端的希望。
魏牌CEO冯复之明确表示,魏牌会坚持直营模式,更多贴近用户的生活场景。说白了,就是要学新势力那套玩法,直接和用户交朋友。
对于消费者来说,直营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价格透明。你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和销售员“盘价格”了,无论在哪家店买,价格都一样。一位销售人员坦言:“以前我们可能要推销贷款、保险、贴膜,现在只专注于讲解产品性能。”
不过,直营这条路看似美好,走起来却不容易。
最直接的压力就是成本。2025年上半年,长城销售费用暴涨63.31%至50.36亿元,主要就是因为直营渠道的扩张。建店、租金、人员……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而且,坦克撤出后,这些成本全要由魏牌独自承担。按照计划,魏牌直营店年底要从目前的430家增加到600家以上,覆盖200个城市。如此快速的扩张,对任何一个品牌都是巨大的考验。
更有挑战的是,直营不仅仅是卖车方式的改变,更是整个组织思维的变革。新势力之所以能玩转直营,是因为他们建立了“销售倒逼研发”的快速响应机制,用户反馈能直接影响到产品迭代。传统车企要学的不只是建店的“形”,更是用户运营的“神”。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直言,渠道不足是长城高端化的短板,直营是应对“未来三年生死之战”的关键。如今,他把宝全压在了魏牌身上。
这场渠道变革就像一场豪赌——用坦克稳住经销商的基本盘,靠魏牌冲击高端用户市场。赌赢了,长城将成功突围;赌输了,则可能错失转型的最佳时机。
目前来看,魏牌已经初步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在北京,魏牌的28家销售门店中,直营店已达16家,超过了经销商渠道。这意味着直营模式正在成为魏牌销售的主力。
汽车行业的渠道变革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特斯拉带火了直营,但现在也开始转向成本更低的郊区门店;小鹏通过“木星计划”扩大经销商规模,运营成本同比下降30%;宝马却宣布2027年全面转向直营……每个品牌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对于魏牌来说,全面直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消费者会为更透明的价格、更统一的服务买单吗?魏牌能凭借直营模式实现品牌向上吗?这一切,都需要市场来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