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独家】据《网弘车谈》独家海外通讯员Greg Kable提供的最新消息,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而言,全新电动GLC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发布。这是继EQC之后,品牌对中型电动SUV市场的关键第二次尝试——作为首款量产电动车型,EQC基于内燃机平台打造,始终未能摆脱妥协感。2019-2023年短短四年产品周期中平淡的销量表现,印证了那次错失的机遇。
如今问世的GLC EQ直指高端电动SUV市场核心地带。它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主要市场,与第二代燃油版GLC同堂销售。相比EQC,它还获得了消费者更为熟知的命名。这并非小众衍生产品,而是奔驰当前全球销量冠军的电动化演绎,市场期待值正持续攀升。
设计层面率先与EQC实现决裂。前脸采用全新发光格栅,宽幅镀铬框架与巨型三叉星徽取代了早期EQ系列的封闭黑面板。根据市场不同,格栅可呈现局部或全幅发光效果;其中一款配置更搭载942颗独立LED,支持动态灯光秀。这是大胆甚至略显张扬的宣言,但能否赢得传统GLC用户的青睐仍是未知数。
真正的变革藏于车身之下。GLC EQ是首款基于奔驰全新MB.EA专属平台打造的车型,该平台立即在空间布局上展现优势。轴距较现款燃油版GLC增加84毫米,后排腿部空间因此提升47毫米,其他关键乘坐维度也同步优化。前备箱容积128升,后备箱达570升(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740升)。制动牵引能力提升至2400公斤——比EQC足足高出600公斤。
MB.EA平台采用800伏电气架构,支持最高320kW直流快充,较EQC的400V/110kW系统实现跨越式升级。同时配备碳化硅逆变器以提升能效,延长续航里程。奔驰宣称94kWh电池组在最节能车型上可实现WLTP标准713公里续航,十分钟快充可补充303公里电量(注:目前均为预估数据)。作为对比,EQC的80kWh电池WLTP续航为417公里,可见电池技术进步显著。
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全新宝马iX3同样采用800伏架构,但支持400kW超充。更大的108.7kWh电池组带来805公里WLTP续航。首发车型GLC 400 4MATIC采用四驱系统,后桥同步电机与前桥异步电机组合输出360kW功率,性能数据暂未官方公布。
除ECO、舒适、运动和个人定制驾驶模式外,新增地形模式专为砂石/雪地等低附着力路面设计。奔驰确认将推出四款车型,包括后驱单电机GLC300 EQ以及AMG高性能版本(搭载三轴向磁通电机)。品牌正极力通过底盘科技强化GLC EQ的高端定位:可选装的敏捷舒适套包含带自适应阻尼的Airmatic空气悬架,以及最大转角4.5度的后轮转向系统,使标准版转弯直径减少90厘米至11.2米。全新“One-Box”制动系统整合助力器与控制单元,确保无论是通过300kW强动能回收还是传统摩擦制动,都能保持一致的踏板感。
内饰方面,用户可选配MBUX超联屏(39.1英寸OLED横贯整个仪表台)或标准MBUX超级屏(三屏一体式玻璃面板)。两者均搭载最新MB.OS操作系统,由高性能芯片组驱动并集成微软/谷歌AI技术。奔驰表示其“多代理”语音助手将通过OTA持续进化,提供比现有系统更自然的语音交互。
内饰设计本身与燃油版GLC彻底分道扬镳:更简洁的水平线条仪表台、延伸式环境氛围灯、可选环保材质(新型合成皮革与纺织材料覆盖座椅/饰板/地毯)。背光织物嵌件与重新设计的座椅旨在营造豪华客厅般的氛围。
从账面数据看,GLC EQ弥补了EQC所有短板:专属平台、大幅提升的续航、更快的充电速度以及更自信的设计。但它踏入的是竞争白热化的战场——奥迪Q6 e-tron、宝马iX3以及众多中国品牌挑战者都在争夺同一批客户。
该车将在德国不来梅、匈牙利凯奇凯梅特以及北京奔驰工厂生产。关于GLC EQ仍有诸多未知,但就目前已披露信息而言,它无疑是奔驰战略转型的宣言——证明品牌从EQC的失利中吸取了教训。若成功,将验证康林松(Ola Källenius)重塑电动战略的决心:以专属电动平台和前沿技术为核心;若失利,则可能在这个电动化转型不容有失的时代重蹈覆辙。
*Greg Kable:任职《Autocar》、欧洲资深汽车媒体人,《网弘车谈》独家海外通讯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