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传奇还在继续。

7月单月销量破万,累计交付22.6万辆,17个月稳坐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榜首——这不是某款德系旗舰的战绩,而是问界M9的真实成绩单。 在这个长期被BBA和保时捷垄断的金字塔尖,一款中国品牌车型不仅杀入战场,还直接成了“清场者”。更让人好奇的是,它凭什么在上市一年半后热度不降反升?我最近深度试驾了2025款问界M9,跑山路、穿城区、甚至模拟了一把极限泊车,想看看这台“国产一哥”到底强在哪。

一、看得见的豪华,藏得住的细节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问界M9,会觉得它“稳重有余,个性不足”。但你走近了看,会发现它的设计语言其实很“狡猾”。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前脸那条贯穿式灯带,不只是为了炫技。我特意在夜间低速行驶时观察,它的自适应远近光能精准避开对向车辆,就像有个隐形的保镖帮你“收光”。最让我惊讶的是它的激光雷达,藏在车顶前部,远看像个普通传感器,但实际是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资料来源:鸿蒙智行官方发布信息),能识别沟渠、台阶甚至悬空的消防箱——这在雨雾天或地下车库特别实用。

车身侧面线条简洁,但风阻系数做到了0.26Cd(暂无官方数据确认,行业普遍推测值),这对一台近5.3米长的大型SUV来说相当难得。我开着它跑高速,车内静谧性确实出色,风噪几乎被“按在地上摩擦”。

尾灯设计也暗藏玄机。不是简单的流水式点亮,而是能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亮度,避免夜间“晃后车”。这种“克制的科技感”,恰恰是高端用户最买账的地方。

二、坐进去才懂什么叫“科技豪华”

坐进车内,最抓眼球的当然是那块三联屏。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它对“人因工程”的理解。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主驾屏幕支持多角度调节,我个子不高,调低座椅后依然能看清所有信息。副驾屏不是摆设,我让朋友试了下“影院模式”,配合23扬声器的HUAWEI SOUND音响,真的有种私人影厅的感觉。

但最让我拍大腿的,是它的鸿蒙座舱。一句话能同时控制空调、导航、音乐,比如我说“我有点热,放首周杰伦的歌”,它真就自动调低温度、切歌、还把音量控制在60%——这可不是演示车的专属功能,是我随机测试的量产车。

有位车主朋友跟我分享,他爸爸70岁了,第一次上车就说:“这车说话真听懂人话。”这才是智能座舱该有的样子:不是炫技,而是降低使用门槛。

三、开起来,才知“途灵平台”有多灵

很多人以为电车都一个样——踩电门就走。但问界M9的驾驶质感,让我想起了当年开保时捷卡宴的感受:稳,但不笨。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它搭载的途灵智能底盘平台,能实时感知路况。我特意找了段坑洼山路,普通SUV过减速带总要“咯噔”一下,但M9像是提前知道了坑在哪,悬挂自动调节阻尼,过坎时像有双无形的手托着车身。

动力方面,增程版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资料来源:官方数据),纯电续航也够日常通勤。我实测城区油耗5.8L/100km左右,对一台2.7吨的大家伙来说,算很省了。

重点说说它的L2级辅助驾驶。不是那种“你得时刻盯着”的半吊子系统,而是真能减轻疲劳。高速上开启NCA,变道丝滑,遇到加塞也能及时减速。最让我安心的是它的冗余设计——制动、转向、感知系统都有双备份,相当于给安全上了“双保险”(资料来源:鸿蒙智行技术说明)。

四、真实车主怎么说?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我认识一位企业主老张,原本开奔驰E级,去年换了问界M9。他跟我说:“以前觉得BBA是身份象征,现在发现,真正的豪华是省心。”

他举了个例子:有次在德令哈无人区爆胎,手机没信号,他按下车里的eCall按钮,通过卫星通信直接联系到救援中心,3小时就获救了。这事后来成了行业首例卫星救援案例(资料来源:媒体报道及品牌通报)。

还有位宝妈用户,特别喜欢它的“零重力座椅”和儿童安全提醒功能。“后排能一键放平,孩子睡觉特别安稳,而且开门时系统会提醒后排有没有落人,这种细节才叫贴心。”

五、跟谁比?怎么赢的?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我们拿几款同价位热门车型对比一下:

宝马X5:机械素质强,但智能化落后一代。L2辅助驾驶要选装,车机反应慢,开起来像“老派贵族”。7月销量约5000辆(资料来源:乘联会数据),不到M9的一半。

理想MEGA:主打家用,但设计争议大,7月销量2816辆(同上),市场接受度还在爬坡。

奔驰GLC:品牌力强,但价格区间略低,且新款智能化升级有限,更像是“稳妥之选”而非“引领者”。

普拉多:硬派越野有市场,但城市驾驶体验和智能化完全不在一个维度,7月销量仅1792辆(同上)。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问界M9的赢面在哪?不是单项冠军,而是“全能冠军”。它把智能、安全、舒适、服务全拉满,还做到了月销过万——这在50万以上市场,堪称“降维打击”。

六、服务卷到“烤全羊”,是噱头还是真心?

说到这,不得不提鸿蒙智行的服务。最近“鸿蒙大酒店”火出圈,有的门店提供免费自助餐,甚至搞“烤全羊家宴”(资料来源:社交媒体及媒体报道)。

有人说是营销噱头。但我和几位车主聊过,他们更看重的是补能网络快、售后响应及时、OTA升级频繁。一位车主说:“我的车半年升级了4次,每次都有新功能,感觉车越用越新,不像传统车买来就贬值。”

反观一些合资品牌,4S店开始缩减服务、取消免费洗车,豪华感在缩水,而问界M9却在加码。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七、未来会怎样?它真的无敌了吗?

问界M9的成功,不是偶然。它踩中了三个趋势:高端消费者从“品牌崇拜”转向“体验优先”,从“符号消费”走向“理性选择”,从“配置堆砌”升级到“系统整合”。

但挑战也在。比如:

产能能否持续支撑月销过万?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竞品会不会快速跟进类似技术?

用户基数大了,服务质量如何不稀释?

至少目前,50万以上市场,只有问界M9和“其他”。但汽车江湖从无永恒王者,唯有持续进化者才能长青。

写在最后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问界M9的传奇,不只是卖得多,而是它重新定义了“豪华”——不再是车标和排量,而是安全、智能、服务和口碑的总和。

它证明了中国品牌不仅能造出高价车,更能造出让高端用户“用脚投票”的好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有50万预算,你会选一台让你“被认识的人羡慕”的BBA,还是一台让你“每天用车都爽”的问界M9?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我会挑10个优质留言,送你一份《2025新能源车选购避坑指南》PDF。

稳居50万级销冠,问界M9的辉煌仍在延续-有驾

顺便说个花絮:试驾那天,我忘了关车窗,第二天收到车主App提醒:“检测到车窗未关,已自动关闭。”——这车,比我还会照顾自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