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傍晚前把租来的两厢小车停在桥下,换乘深蓝 S09 的时候,天还没完全黑。江堤的灯刚刚亮起,像有人随手撒了一把星屑。风带着水汽,吹得袖口发凉,我拉开门坐进去,座椅自动回温——三十秒后,背脊和方向盘都不再是金属的陌生感,而是恰到好处的体温。
朋友随后钻进车厢,前排是我和妻子,后排孩子们把背包往脚边一塞,抬头先找全景天窗。幕布一样的夜空被整块玻璃框住,云层压得很低,像随时会跌进车里。后排中央扶手放下,就是稳稳的杯架,奶茶插上吸管没人喊挤。深蓝 S09 的轴距 3105 mm,夜里五个人一起伸懒腰,才懂什么叫“空间感”不是说明书上的修辞。
我把车从辅路滑进主道。纯电模式下,电机启动没有点火声,只有仪表盘上蓝绿色的能量条轻轻抬起。轻踩电门,车子像被江风吹着走——顺滑,却带一点后劲的韧度,车厢里只剩轮胎碾过接缝的“嗒嗒”声。
穿过跨江大桥,我把驾驶模式调到“舒适”。朋友把相机架在窗沿,拍对岸灯火。车窗升到一半,双层夹胶玻璃把风声滤成模糊的白噪音,只剩快门“咔嚓”一声,像给夜景按下定格键。
下桥后,我们拐进滨江观光道。左侧是暗涌的江水,右侧是灌木与路灯交替后退。我把方向盘交给自适应巡航,设定跟车速度。S09 的激光雷达在黑夜中眨眼,仪表盘上实时绘出前车的蓝色轮廓,跟车距离三挡可调。我松开右脚,掌心贴在皮质方向盘上,像握着一杯刚冲好的热茶。
再往前是临江观景台,碎石路面带着斜坡。我按下越野模式,空气悬架又一次抬升。360° 环视影像自动弹出,中控屏被分成四格:前轮、后轮、左右侧裙下方,每一块石头都标着距离。车尾拖着五米长的灯带,倒车入库时被老梁调侃“像给夜色画了一道彩虹”。
停稳后,大家推门下车。江风裹着咸味扑过来,我绕到车尾,电动尾门缓缓升起,大大的后备箱里放着折叠桌椅和保温箱。深蓝 S09 的对外放电 6 kW,接上露营灯串,灯珠立刻在江面铺出一条金色小路。有人把蓝牙音箱搬出来,鼓点混着潮声,像有人在夜色里打节拍。
抬头看 AR 实景导航把前方路口的箭头直接投在挡风玻璃上,像给夜色绣了一道荧光缝线。老梁拍完延时回到车里,说刚才在桥底看见一只白鹭掠过水面,翅膀尖差点蹭到镜头。我笑着回他:“深蓝 S09 的静音玻璃把风声藏起来,才让鸟翅声变得这么清楚。”
返程时我们关掉空调,打开车窗。江风带着水汽灌进来,带着一点夏天特有的潮湿甜味。我把驾驶模式切到“经济”,动能回收调到强档,松电门时拖拽感像有人在后面轻轻拉手刹。老梁在后座翻看刚才的照片,姑娘们在讨论夜宵要不要去江边排挡吃盐水毛豆。我把方向盘握得松了一些,忽然意识到:这趟夜游试驾,不是为了测试哪项参数,而是让我们五个在城市边缘,找到了一条可以暂时逃离日常的小径。
把车停回出发点的桥下,我关掉大灯,深蓝 S09 的前后贯穿灯带像两道呼吸的脉搏,慢慢暗下去。江面只剩远处航标的红色闪光,风继续吹,带着水汽拍打车门。我关掉音乐,锁车,听见“滴”一声轻响,像给这场夜游画了一个温柔句号。
回酒店的路上,我收到朋友发来的照片:深蓝 S09 停在观景台,尾灯映着江面,像一条被月光点燃的船。我回他:原来一辆车也能成为夜景的一部分。那瞬间,换车的念头悄悄冒头——不是因为参数表,而是因为今晚江边的风、月、人声,都被这辆车妥帖收藏,变成了可以随时调出的回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