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日产N7,老轩逸车主沉默了
五一假期,人还没出城,心已经飘进了日产4S店。作为一个2018年提的轩逸车主,说不上有多懂车,但这几年真是跟小轩混得熟到不能再熟。那天本来只是想溜达下,结果被门口一排日产N7吸引住了——气场拉满,一股子“新贵”味儿扑面而来。
刚开进展厅,我就忍不住给朋友发微信:“卧槽,这台N7比我家那台‘马路三大妈’可太有范儿!”旁边正好有个销售在跟人介绍,说什么起售价11.99万、顶配不到15万。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价位,不就是当年买轩逸的钱吗?可这体型,这配置,看着怎么都不像同一个年代的产物。
回头瞅自家小轩,那感觉……就像拿着老式诺基亚对着别人最新款智能机犯愁。以前觉得自己省油耐造空间大,现在坐进去总觉得哪哪都缺点啥,有点像突然发现自己穿了一件过时的大花衬衫出门——舒服是真舒服,就是和潮流渐行渐远。
其实18年选轩逸也没啥高深理由,无非就是听说它销量高、皮实、省心。身边人都劝,“家用嘛,就要这种能扛事儿的。”动力只要别肉成蜗牛就行,再说那么多人选,总归不会错到哪去。有段时间网上不是流行叫它“马路三大妈”吗?我倒是不介意,反正又不是拿出去炸街耍帅,就是上下班接送娃买菜代步罢了。
话说回来,这次看N7最大冲击还是价格和定位。一台4930mm长、2915mm轴距的中大型轿车,还不到12万起售,你搁两年前谁信啊?印象里这个价钱也就够买A级合资油车或者国产紧凑电动车。而且最低配虽然配置一般般(8155芯片、3C快充、大屏),但从次低配开始直接加上L2辅助驾驶、540度全景影像这些东西,还有AI零压云毯座椅……我的天,以前只能在更贵车型上见到,现在居然成标配趋势?
最骚的是高配版直接用上8295P芯片,还支持高速/城市NOA自动驾驶功能。这玩意在朋友圈里算是炫技利器了吧?再加上官方搞活动,月底前订还能白嫖副驾AI座椅+冷暖冰箱。当场有人喊,“这么卷的吗?”后面还有个小姐姐吐槽她男朋友:“你去年才换的新车现在咋办?”哥们脸色一下绿掉哈哈哈。
日产品控一直被称作“沙发厂”,原本以为只是吹牛皮。这回亲自试坐了一把那个传说中的AI零压云毯座椅,被按摩功能按得差点睡过去。据销售讲里面装满各种传感器和气囊,会根据身体形态自动调节支撑力度,还有通风加热一条龙服务。我摸着表面皮质,有种摸新手机壳子的手感,很细腻不粘腻,比我家的布艺沙发还柔软些许。后排更夸张,一屁股下去整个人陷进去,要不是怕丢人真想躺平睡会觉……
空间方面也是绝对碾压级别,我1米8坐前排腿部绰绰有余,再跑去后排翘二郎腿都没压力。我媳妇第一句话:“以后带爸妈出去旅游不用挤啦!”顺便问有没有粉色内饰版本,被销售笑喷,说只有极简风格软包,不过档次感确实比之前那些塑料件强不少,看起来干净清爽,不会眼晕头疼。
外观设计这一块,也很明显追赶潮流。贯穿式灯带搭獠牙状大灯组,从侧面看溜背造型很运动范儿,然后无边框门+红卡钳显得特别激进年轻。“哎呦喂,这是日产出的?”旁边一位叔叔嘀咕。他女儿立刻抢话:“爸你out啦,人家现在都是这样玩。”尾部“NISSAN”标识夜晚能亮起来,据说拍照特拉风,我试图脑补下朋友圈晒图效果,好像还挺带劲……
当然现场也遇到了几个专挑刺的人,有哥们站那叨叨半天:什么奕派007换壳啦,用欣旺达电池不放心啦之类。我查资料发现奕派007其实是后驱底盘,而N7做的是前驱,两者悬架结构都有区别,而且品控方面大家普遍还是信任日产品牌一点吧。“反正我们普通用户主要关心开起来稳不稳妥、不闹毛病,对吧?”
关于欣旺达电池争议,其实理想L6这种级别的大品牌都敢用,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坑爹操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涉及利益链条,所以网上讨论声挺杂乱。但现场实际来看关注度依旧爆棚,那种围观氛围让我突然想到当初抢购iPhone首发机一样热闹。有网友神评论一句:“蛋糕切走谁都会急眼,该卷还是得卷。”
聊到这里不得不承认,自打体验完N7之后,再回头开自己的小轩,总觉得落伍好多。当初13万能落地的小轿车,如今同样预算居然能买中大型纯电轿跑,各种黑科技塞满,每项单拎出来都是当年的旗舰装备。“鸟枪换炮”的既视感扑面而来,本来死守燃油阵营的心理防线都有点松动了……
隔壁邻居阿姨路过看到我研究参数表,她乐呵呵地问,“小伙子你这是准备升级了吗?”她孙子插嘴道,“奶奶以后我们一家六口一起出去玩,都不用分两辆车啦!”听完竟然莫名扎心,是啊,当年选舒适省油,现在变成追求智能科技和空间享受,到底谁变了呢?
结尾互动来了!如果让你选择周末全家自驾游,你愿意让父母体验一次号称“大沙发”的AI零压云毯座椅,还是坚持陪伴你的老伙伴一起慢悠悠兜风?留言区放飞脑洞,把你的神评论编成段子,看看到底是哪款才最懂生活里的幸福密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