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内的汽车圈里有件大事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主角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奇瑞汽车。
就在前不久,奇瑞传出消息,说要对内部的组织架构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调整。
这事儿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挺好奇的。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奇瑞的汽车卖得特别火,可以说是风头正劲,销量蹭蹭往上涨。
在这么一个大好的形势下,为什么还要搞这么大的内部变动呢?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用大白话聊聊奇瑞这次调整的来龙去脉,看看这背后究竟有哪些门道。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奇瑞具体是怎么调整的。
根据传出来的消息,奇瑞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部门,叫做“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绕口,但说白了,就是把原来一些分散在国内的业务,重新整合到一个更大的部门里来统一管理。
这个新成立的“事业群”权力还不小,由奇瑞公司里一位很有分量的执行副总裁,名叫李学用的人来当总负责人。
这就好比一个集团军,有了新的总司令。
在这个总司令下面,新设了四个核心的“事业部”,可以理解为四个主力军团,每个军团都有自己明确的作战方向和任务。
这四个事业部分别是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风云事业部和QQ事业部。
这么一分,奇瑞在国内市场的产品布局一下子就变得清晰明了了。
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个是星途事业部。
星途这个品牌大家可能知道,是奇瑞主打高端市场的牌。
这次调整,就是要把星途的地位再往上抬一抬,给它配上最好的资源,让它全力去冲击高端市场。
它的任务不光是做高端的燃油车,还包括现在很火的油电混动车和纯电动的高端新能源车。
以前星途的营销是自己单干的,现在也完全并入了这个新的事业部,统一归李学用直接管理。
这意思很明确,就是集中全公司的力量,把星途这块金字招牌给擦得更亮,让它能真正跟那些合资豪华品牌掰掰手腕。
第二个是艾虎事业部。
这个事业部负责的,是奇瑞品牌下我们最熟悉的那部分车,比如艾瑞泽轿车、瑞虎SUV这些。
这部分可以说是奇瑞的“基本盘”,是公司最稳定、最赚钱的业务。
这次调整把这些燃油车资源都整合到了一起,主要目的就是稳住阵脚。
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任务里特别强调了要“强化混动布局”。
这就说明,奇瑞很清楚,虽然燃油车市场在慢慢变小,但存量还很大,而且从燃油车过渡到混合动力,是眼下最现实、也最能被市场接受的一条路。
所以艾虎事业部的任务,就是在守好家底的同时,为公司向新能源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支持。
第三个是风云事业部。
风云这个名字,老车迷可能还有印象,是奇瑞以前一个很经典的系列。
现在,奇瑞把它重新拿出来,赋予了全新的使命,那就是专门聚焦在新能源混动技术上。
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这个市场现在可以说是各大车企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技术更新快,消费者需求也大。
奇瑞单独成立一个事业部来干这件事,就是想把最精锐的力量都集中到这个点上,形成一个拳头,争取在这个关键赛道上快速取得突破,抢占领先位置。
第四个是QQ事业部。
一听到QQ,很多人都会心一笑,想当年,奇瑞QQ可是不少家庭的第一辆车。
现在,奇瑞把这个充满情怀的品牌也复活了,但目标变了,变成了专门做入门级的电动小车。
这步棋走得非常聪明。
现在大部分车企都在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新能源车市场里打得不可开交,而几万元的代步小电车市场,虽然竞争也激烈,但用QQ这样一个有国民基础的品牌去做,无疑有巨大的优势。
这既能满足大量城市代步和乡镇市场的需求,也能用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快速打开市场。
那么,说到底,奇瑞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搞这次调整呢?
官方的说法是,为了“战略聚焦、资源整合、强化协同、品牌向上”。
这话听着挺正式,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以前公司内部各个品牌和产品线,有时候会各干各的,甚至会出现资源分配不均、产品定位重叠的问题,造成了“内耗”。
现在通过这种整合,就相当于给家里几个孩子重新分工,谁负责考大学冲门面(星途),谁负责踏踏实实赚钱养家(艾虎),谁负责搞高科技创新(风云),谁负责满足最基本的代步需求(QQ)。
大家各司其职,目标明确,劲往一处使,效率自然就高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很多人猜测,这次调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为公司上市做准备。
这个猜测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就在今年年初,奇瑞已经向香港的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一家公司要去上市,就得向全世界的投资者介绍自己,讲一个好听、又有说服力的“故事”。
如果内部架构乱糟糟,产品线互相打架,那投资者听了肯定会犯迷糊,对公司的未来也没信心。
现在经过这么一梳理,奇瑞的故事就好讲多了。
它可以告诉投资者:你看,我的业务结构非常清晰。
我有向上突破的高端品牌,有稳固赚钱的基本盘,有瞄准未来的新能源技术核心,还有覆盖广大基础市场的入门产品。
每一块业务都有明确的增长点和盈利模式。
这样一套清晰的商业蓝图摆在面前,自然能大大提升投资者对奇瑞盈利能力的信心,也更容易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一个好的估值。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次调整没有把奇瑞旗下的捷途、智界和iCAR这几个品牌包含进来。
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这几个品牌的定位和运营模式比较特殊。
捷途主打“旅行+”的概念,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粉丝圈子,发展得很好,没必要硬把它拉进来。
智界是奇瑞和华为合作的产物,带有很强的华为技术基因,它的运营模式和销售渠道都和奇瑞传统体系不一样,自然要独立运作。
而iCAR则是一个面向年轻人的新潮品牌,更像一个创新的试验田,需要给它足够的自由度去探索。
把这些特点鲜明的业务保持独立,反而能让它们更好地发展,也体现了奇瑞在管理上的灵活性。
结合奇瑞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累计卖了126万辆车,同比增长了14.5%,其中出口就占了快一半。
这说明奇瑞这次改革,是在企业发展势头正好的时候主动进行的自我革新,而不是遇到困难后的被动调整。
这正是一家有远见的公司该有的样子,它不满足于眼前的销量成绩,而是在为更长远的未来布局,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
这次架构调整,可以说是奇瑞在为即将到来的资本市场大考,以及更残酷的全球化竞争,做的一次关键性的准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