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品牌与黑莓的“早出晚归”经历
黑莓,曾被称为“黑果”,是一家加拿大知名科技公司。五年前,黑莓凭借着自己的加密技术和全键盘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风光无限。如今,黑莓已经退出大多数市场,只剩下标志性的品牌回忆。
在汽车行业,也能看到类似“早出晚归”的场景。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车企也经历了类似的命运。
道奇
上世纪八十年代,道奇与中国的一家国企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合资车企。依靠与国际大集团的合作,道奇拥有了当时流行的品牌和技术,也一度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但随着国内车企快速崛起,道奇逐渐失去了优势。新一代SUV和轿车很快被国内品牌赶超,而部分新车型销量低迷。道奇某款SUV的销量在2015年只卖出了七千多辆,到了2016年直接跌出了销量前一百名。
铃木
铃木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是国际汽车品牌中最先布局的一家。可眼下,铃木的处境和丰田形成鲜明对比。丰田的新能源车型备受欢迎,而铃木多年销量维持低位,难与丰田和本田抗衡。
铃木与昌河的合作虽然带来几款车型,但后续并无太多亮点,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反观昌河自己的品牌,也没能获得太多关注。
雪铁龙
雪铁龙以独特的法系设计吸引了不少车迷,被视为“个性象征”。但在销量上,东风雪铁龙始终被德系车压制。虽然在轿车市场有一定名声,但SUV销量欠佳。以某款车型为例,2008年只卖出两千多辆,远远落后于大众和丰田等品牌。
长城
长城属于中国本土品牌的代表。自2003年推出哈弗系列起,长城靠着畅销的SUV一度成为市场黑马。其主力车型曾一度压过合资对手,被称为国产SUV的“领头羊”。
在轿车板块,长城却落后于吉利和比亚迪。新推出的轿车很难打开销路,即使有明星车型,也未达到预期销量。
这些车企都经历过“早出晚归”的过程,不管是黑莓、道奇、铃木还是雪铁龙,都没能抓住市场机会实现逆袭。真正能够站稳脚跟的,往往不是先到,而是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能不能成功,并不在于谁早谁晚,更重要的是能否找到自己的突破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