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在中国销量遇冷,豪华标签真的撑得起高价与面子吗?

雷克萨斯在中国的处境,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鸡肋”。经销商们口口声声说这是豪华品牌里的佼佼者,可事实却有点扎心——2024年全年销量也就20万台,其中一半还靠着入门款ES200撑场,而那些更高端的车型,比如LS、IS,基本无人问津。不妨看看竞争对手,奥迪光A4L一款车销量就轻松超过15万台,而整个品牌的总销量超过70万台。拿雷克萨斯的全年战绩和奥迪的单款销量比,这不是“大象踩蚂蚁”吗?

雷克萨斯在中国销量遇冷,豪华标签真的撑得起高价与面子吗?-有驾

为了能叫“豪华”,雷克萨斯ES200确实用了不少花心思的小伎俩。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虽和丰田家那些卡罗拉、雷凌、亚洲狮的零件没太大差别,但装备堆得还行,轴距拉长了一点,车标可也换了一面子标。可惜的是这台车的科技配置捉急,车机反应慢得像是上世纪的电脑,内饰虽然看着优雅,但和奥迪或奔驰的同价位车型相比,那质感只能用“寒碜”形容。动力方面,依旧是老式的自然吸气加8AT的组合,用雷克萨斯自己的话来说是“线性稳定”,但消费者却纷纷吐槽这车开起来慢悠悠,愣是把豪华开成了一种“悠闲”。

当然,人家的定价还真是够“豪华”,乍一看,ES200的价格和奔驰E级、宝马5系挤在一条线,乍一听让人心跳加速,仿佛性价比爆棚。可咂摸着市场反馈再一看,你会发现实际表现也就够得上奥迪A4L或宝马3系的水平,在中国这个市场,你要么“真豪华”,要么“真便宜”,雷克萨斯似乎都没对上号。至于为何价格这么离谱?原因倒也简单:挂着“进口车”的身份,雷克萨斯自然就能把价格往上抬。部分经销商还打起歪主意,通过加装选装包和服务费做变相加价。更诡异的是,雷克萨斯的高端车,例如LS和GX,哪怕价格腰斩也没市场,这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消费者买的不是真的豪华车,花钱换的是在朋友车圈里刷存在感的那点“面子”。

雷克萨斯在中国销量遇冷,豪华标签真的撑得起高价与面子吗?-有驾

说到“面子”,这里不得不感叹中日两边消费者的“文化反差”。雷克萨斯那边,在日本不过是凯美瑞的进阶版,真正有钱的日本人会选择奔驰、宝马,甚至有人专程从中国进口红旗H9回去显摆,目的就是为了在东京街头压一波异国大片式的气场。而反观中国消费者,总觉得进口的东西自然比国产高端,殊不知这进口的雷克萨斯在日本人眼里根本算不上高级。这波文化错位操作,感觉就像是日本人喝珍珠奶茶时觉得“高级精致”,而我们喝小罐茶时自认为“文化赋能”。

其实,在美国市场,雷克萨斯一直是务实型家庭的首选,消费者喜欢它的性价比和稳定性。但到了中国,经销商却给它贴上了所谓“豪华轻易可得”的标签。结果呢?高端车型几乎无人问津,低端款反倒被捧上了神坛,再加上产品力有限和渠道的过于包装,不少消费者花钱买的根本不是这辆车本身,而是别人认同的符号。而这种现象,放大来说正是一个社会心理:我们究竟是在为实际价值买单,还是为别人眼里的标签付款?

雷克萨斯在中国销量遇冷,豪华标签真的撑得起高价与面子吗?-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仅凭一块标志和所谓的进口光环,我们是否真的就能买来“豪华”和“体面”?或者说,面子问题终究是否会让那些沉迷符号的人在未来醒悟?雷克萨斯的今天,恐怕正是我们的消费心理的一面镜子,你看清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