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是小米汽车继首款电动轿车SU7后推出的第二款车型,定位于中大型纯电SUV,主要竞品涵盖特斯拉Model Y等。作为小米布局SUV市场的关键车型,YU7凭借运动化设计、高性能配置和智能化特点,有望在新能源SU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该车已正式发布,计划于当年7月上市。
YU7沿袭SU7的家族设计风格,采用轿跑SUV的外观造型,经过重新设计后外观独具特色。其属于中大型SUV,车身尺寸符合532标准,长宽高分别为4999mm、1996mm、1600mm,轴距为3000mm。该车具有1:3的头身比、3x轮轴比、2.1x轮高比以及1.25x宽高比,搭配275mm后宽胎,车身呈现出宽体效果和运动肌肉感。此外,还配备镂空水滴大灯,造型更犀利,同级唯一嵌入贯穿式风道,光环尾灯造型简洁且立体,辨识度高。
YU7拥有同级唯一的10组贯穿式风道、19个风口及40处以上风阻优化,风阻系数低至0.245。此次发布的三种车色为宝石绿、钛金属色和熔岩橙。并采用电动内翻门把手,在车辆静止或行驶时隐藏。中控屏配备“门把手自动内翻”开关,开启后,用户靠近车时门把手自动内翻并亮起氛围灯,上车后门把手自动关闭。
内饰方面,YU7配备前排16.1英寸中控大屏和后排两块拓展屏,还新增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及后排移动控制屏。小米天玑屏全景显示长度为1.1m,分辨率达到108PPD超视网膜级,利用全景曲面投影技术将关键信息投射于驾驶员视野内,方便查看。
车内高频接触的内饰面实现100%软包覆,座椅采用Nappa真皮材质,确保包裹性和支撑性。前排双零重力座椅支持一键躺倒,后排为135°豪华电动座椅,角度可调节。
空间上,车内拥有1970L的超大储物空间,满足多种出行需求。此外,配备141升前备箱,机盖可通过车内语音、车外按键和手机感应等多种方式开启,机盖面积达3.11平方米,是量产车中最大的铝合金泵式机盖。
辅助驾驶方面,YU7升级四合一域控制模块,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4nm工艺制程和新一代英伟达Thor车载计算平台最高算力700TOPS。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最远有效点云距离200m和4D毫米波雷达,提升雨雾天气穿透识别能力。同时,应用摄像头ALD镀膜技术,减少眩光和鬼影,适应复杂环境,增强辅助驾驶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性能上,YU7最大马力690PS,峰值功率508kW,零百加速3.23秒,最高时速253km/h,动力优于特斯拉Model Y。该车有标准版、Pro版和Max版三种版型,全系配备长续航电池。入门标准款续航835km,电池容量96.3kWh,在100kWh电池纯电SUV中续航领先,是中大型纯电SUV续航第一。
Pro版和Max版电池容量分别为96.3kWh和101.7kWh,CLTC续航分别为760km和770km,在四驱纯电SUV中续航排名靠前,实现高性能和长续航的平衡。该车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峰值电压897V,最大充电倍率5.2C,10%-80%充电仅需12分钟,15分钟最快补能620km。
底盘配置上,YU7配备前双叉臂加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加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Brembo四活塞固定卡钳及小米智能底盘等,转弯半径5.7m。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可根据路况调节阻尼力,相比小米SU7 Max调节范围提高10%,适应多种路况。闭式双腔空气弹簧支持5挡高度调节,上下调节范围75mm,离地间隙最高222mm,可快速调节空气弹簧刚度,高低刚度差超40%,提升驾乘舒适性。
安全性方面,YU7车身使用2200MPa的小米超强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优于1500MPa热成型钢。前门和后门防撞梁承载能力和吸能性能提升,前门分别提升52.4%和40.2%,后门分别提升37.6%和25.4%。同时配备“内嵌式防滚架”,采用2200MPa小米超强钢,内嵌于A柱和B柱,A使柱和B柱承载能力分别提升35%和70.5%。
小米YU7作为小米汽车首款SUV,在外观上融合家族化设计与创新,运动感与科技感并存;内饰引入小米天玑屏全景显示和双零重力座椅;智能化方面,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系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动力系统提供超长续航,为消费者提供丰富选择。大家看好这款车吗?会考虑购买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