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小米汽车,每7分钟一辆,实业兴国新速度

你看到没?人民日报点赞小米汽车,你觉得这是实干的象征,还是又一个炒作的噱头?每7分钟一辆车,这速度放在中国汽车史上是不是也算是个“奇迹”?我白天跑工厂或多或少了解点情况,实际上这速度其实不能完全相信,别被表面数据蒙了。这个数字不是一蹩脚的包装,而是官方给出的生产节拍,但实际上交车还得排队、 等待,消费者还在等着提新车。这一大堆数据看起来漂亮,但真能代表实业的“硬核”水平吗?

人民日报点赞小米汽车,每7分钟一辆,实业兴国新速度-有驾

我查了点背景,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700万辆,2023年这数字有望冲击900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比亚迪去年产量就超过140万辆,小米宣称“每7分钟一辆”,其实每小时可以生产8.57辆,一天约205辆,一个月差不多6千多辆,一年下来也就是7万多点,跟B系列的年产8百万比还是云泥之别。这点产量,加再多都没法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分布。更别说,产业链的铺开,是个大工程。

人民日报点赞小米汽车,每7分钟一辆,实业兴国新速度-有驾

令人很无奈的是,小米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打出这样的气势,恐怕也靠的是营销包装。其实这个行业早就不是“实干”的专属天下了。国内汽车大厂多年基础打得比这个速度还快,产能、技术、供应链都更成熟。小米的优势很明显是渠道、品牌和资本运作,制造上的“速度”更多是数据背后的“噱头”。说白了,能短时间内制造出如此规模的新闻,更多是积累了话题和流量。

细想下,人民日报点赞也没错,毕竟这是实业的象征,但问题是:这种高速的数字背后,真正推动技术、人口红利的持续性吗?还是只是一场短暂的宣传秀?你看,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了690万辆,虽然增长快,但供应端的压力也大得很。尤其是,未来的瓶颈不在于“下线速度”,而是核心技术、产业链联动、甚至人材供应。

人民日报点赞小米汽车,每7分钟一辆,实业兴国新速度-有驾

再说,有没有想过,像华为、比亚迪这类企业多年扎根基础研发,小米现在还在“车企快车道”混日子?我不是质疑他们的创新能力,但是你不能忽视,真正的“实干”不是几句话能做出来的。很多时候,所谓“每7分钟一辆车”的数字,可能更像是市场宣传的责任秀。你说说吧,是不是随着时间推移,很多项目还是停留在“讲目标”,没到真正能量兑现的时候?

人民日报点赞小米汽车,每7分钟一辆,实业兴国新速度-有驾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汽车工业的变化其实更激烈。欧洲汽车制造商的转型压力,德国、日本的技术积累,中国的创新崛起,从底层产业链到终端市场,每一个环节都在调整。小米能激起一点点浪花,是因为,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广告、资本、政策混在一起,才有这个“高速公路”看起来格外亮眼。

我反问一句:真有那么大的“实干”能量吗?还是只是在打“炮”?这辆车能不能真的在用户手里买到,是个问题。今天你我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场“在数字上炫耀”的表演。毕竟,工厂快,交付慢,整个产业链默默承压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业兴国”这句话放在嘴上容易,真正落实到点子上,恐怕还得看谁能把生产跟技术真正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每次都靠几条漂亮的数据拼凑出一副虚假的壮丽画面。

人民日报点赞小米汽车,每7分钟一辆,实业兴国新速度-有驾

你说,这场“高速做车”的背后,真的是“实业”发力,还是只是一场“快闪”?这种场景一天之内可以设计出来,但真正的“深度”在哪?要不要等到全民都能用上这台“每7分钟一辆”的车时,才算真正走进“实业”的正轨?你看着这个速度,心里还会不会觉得安稳?

人民日报点赞小米汽车,每7分钟一辆,实业兴国新速度-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