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碰到两个朋友都问我,奥迪Q7到底值不值这个价,这车改升级了,我也琢磨了下,顺手扒拉点细节跟大家聊聊。
先说外观。奥迪这次把Q7的前脸给整成了最新的星际几何设计,听上去挺科幻吧?实际就是那种立体感特强的八边形大格栅,不同于老款那种厚重感,这次内部用了参数化钻石切割纹路,能看出他们针对光线反射做了不少工夫。朋友小李说,他去4S店看灯组时差点迷了眼,电子科技感十足,矩阵激光大灯320万像素微镜芯片,远照能达到600米,我听着都觉得厂家的灯泡营销得改改了。说实话,这种激光大灯的最大好处不仅是距离远,还有就是识别路况更精准。你试过高速晚上开远光,有了这个灯,突然发现灯盲都能看清路边小动物,安全感爆棚。
我翻了翻笔记,发现跟同价位的宝马X5比起来,Q7多了点科技炫酷感,宝马更讲究运动感和机械质感。X5的矩阵LED虽然也不错,可这激光技术,标配的情怀上明显加了筹码。
论实用层面,比如车侧线条这块,Q7设计得挺雕塑感,悬浮车顶和隐藏门把手一体感强,颜值没话说,22英寸的低风阻轮毂算是给性能做了点面子的功课。这种大轮动辄影响油耗,但Q7风阻系数只有0.29cd,算是做得很棒。跟老款比多大提升?老款差不多0.33cd,体感上,油耗差个0.3个点上下,别指望特别明显,但长期开下来,心里舒坦。
车尾方面,贯穿式尾灯用纳米级光学薄膜技术,点亮时还有动态流水光效,听销售说这是为了赶时髦,但我老实说,动不动流水的尾灯,走夜路反倒容易被盯着看,心里多少有点别扭。有人和我说,高端事情嘛,讲的是气质,我只能笑笑,毕竟也有那种看惯了流水灯,没啥感觉的。
进到内饰,立刻感受到数字化彻底革新。环抱式星际座舱,三连屏设计,12.3英寸虚拟驾驶舱,14.1英寸主屏,外加10.1英寸空调控制屏,完全就是科技感爆棚。相比以前放两个屏幕,一个中控老土了,这改法直戳痛点。朋友小张吐槽,用手一滑,信息量大成这样,反而有种眼花缭乱的感受。我倒觉得,还得看你用多久惯,第一次用确实费劲。新一代MMI娱乐系统流畅不少,四辐双色真皮方向盘上还植入了触控按键,按起来回馈感还行。
说到座椅,Lacona真皮且菱形绗缝,豪华味道浓厚。主驾驶18项电动调节,席间还能按摩,这配置在同级里面算是上乘。后排空间腿部有1015毫米,实际坐进去不挤,比我之前试驾的奔驰GLE宽了不少,还电动靠背调节,这点乘坐舒适度大大加分。后备箱体积865升,拉了一次周末出游行李,空间够用。说真的,同样价位的沃尔沃XC90后备箱略小,且没那么规整,Q7更顺手。
灯光氛围和音响也不能小看。三十色氛围灯调节搭配3D高级音响,主动降噪技术支撑下,车厢静谧感和豪华感立马凸显。特别是在高速巡航时,噪声控制表现可圈可点,朋友开车说这车静谧到他差点以为自己在开电动车——这夸张了点,不过心情的确平静。
动力层面,搭载3.0T V6涡轮增压发动机,带48V轻混系统,最大马力340匹,峰值扭矩500Nm,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倒不是机械直男,但能感受到这台发动机调校颇费心思,我特意问了修理师傅,他说涡轮内置电驱动,启动更快,响应也灵敏,也就是说油门踩下去没明显涡轮迟滞。从0到100加速官方数据是5.7秒,我自己算过,实际上可能有点保守,体感上6秒出头可能更靠谱。
油耗方面,综合WLTC测试是8.4升/百公里。这里背后还有一套智能四驱系统,叫Watch Out,能满足舒适、自动、动态、越野和个性化五种模式。动态模式下,换挡速度提升了40%,这个数字听起来很猛,但说实话在城市路况下,没啥用武之地,活脱脱给老司机设计的。你有没有想过,这种设置是不是更多是为了让媒体评测和营销时好看点?
底盘用自适应空气悬架搭配后轮转向,最大2.5度的同向转向,尤其高速弯道操控提升明显。朋友试驾后反馈,说高速过弯很稳,转向精准,底盘很服帖。这对豪华SUV来说是一大提升,毕竟,以前Q7给人的感觉更偏舒适,操控不够紧致,这次调校顺眼。只是,这种复杂系统维护成本不低,保养时你得有心理准备。
(先按住,这点我后面再提)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两年前拍的Q7老款,这次对比蛮明显的,改动虽然没直接颠覆,但细节升级带来的整体感受提升不小。只是,面对同级车奥迪Q7和奔驰GLE、宝马X5的选择,消费者更多关注的还是品牌熟悉度和服务网络,这一点好像新技术带不动,依旧是老问题。
供应链上,能见到奥迪对轻混和激光大灯等核心部件的追求,材料和元件竞争激烈,尤其芯片供应虽然整体好转,但高精度微镜芯片不多,影响了生产节奏。就跟做饭比,好的食材买到手不算,火候和厨艺也得过硬——这是我从一线供应链管理角度总结的。其实厂家内部也难平衡,想华丽升级,但成本和风险谁敢押全本?所以你看这次Q7改的东西,更多是像精品菜肴一样,一点点加料,不敢大动干戈,怕大锅煮糊了味。
买这样的高端智能豪华SUV,买的确实不只是几百匹马力和科技感,更是奥迪玩技术这部分精神,还有经年累月积累的口碑和服务体系。可是我有句话得改一改,前头说设计语言和炫酷技术都很有优势,好吧,得承认,真正落地到老百姓手里,没人天天开激光大灯往山沟里照,更多还是日常代步和家用,这些高端配置有点像给自己眼球和面子打战。你觉得呢?日常用车层面,谁真能每天把这些科技用到极限?
最后一个小问题顺带问下——你见过Q7这级别的车,氛围灯最少能切换30种颜色吗?你会用里面的哪个颜色开车?我倒是打赌大多数人开起来,最多就红色和蓝色互换,超过五种颜色都靠心情支撑。说了这么多,咱们不妨期待下一次奥迪怎么在细节上再花样作死,毕竟,圈里没人想停下来。
好了,这篇拉到这儿,感觉还可以接着聊聊底盘那些复杂系统的维护成本,等有时间再写。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