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心态崩了,把给嫡长子的传家宝,先给了庶出的X1

宝马突然开窍了,或者说,终于被逼疯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宝马X1会按照德国人那套刻板的说明书,在2027年慢悠悠地搞个中期改款,换换灯,改改保险杠,再假惺惺地升级一下车机就算交差的时候。宝马一个急刹漂移,直接把计划表撕了,宣布2026年就直接上一个“近乎全新一代”的大活儿。

讲真,这不叫改款,这叫卷不动了,申请重开一局。

你看,以前的豪华车市场,大家都是体面人,讲究一个节奏。你今年出个新款,我明年发个改款,大家轮流坐庄,一起割韭菜,其乐融融。但现在不行了,中国市场这帮新势力,根本不讲武德,上来就是王炸,上来就是要把餐厅给炸了,让所有人都没饭吃。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什么800V快充激光雷达,一套闪电战直接把BBA的阵地冲得七零八落。

宝马这次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心态爆了。你以为它是在秀肌肉,其实它是在喊救命。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新势力就是要连桌子上的蜡-烛-都-不-放-过。宝马看明白了,再装下去,连底裤都要被人扒了。所以,不装了,摊牌了。

宝马心态崩了,把给嫡长子的传家宝,先给了庶出的X1-有驾

这次X1换代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硬塞进去一套本来给纯电新世代车型准备的“Neue Klasse”设计语言。这操作骚不骚?就问你骚不骚?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本来准备给嫡长子传位的传国玉玺,现在一看天下大乱,赶紧先拿出来给庶子用一下,先稳住江山再说。什么嫡庶之分,什么家族传统,活下去,TMD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从那个丑到惊天动地的渲染图来看,前脸最大的变化就是那两片标志性的“大腰子”格栅,终于被压缩成了熏黑的“小鼻孔”。我跟你讲,这不是审美的进步,这是求生欲的体现。这几年宝马因为那个越来越大的猪鼻子,被网友的口水淹了多少次了?现在终于学乖了,知道人民群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再配上那对凶巴巴的LED大灯,整个车的气质,从一个油腻的肌肉猛男,变成了一个有点科技感的精神小伙。少了几分粗犷,多了几分机灵。

这简直就是掀桌子!

侧面的弹出式门把手,更是典中典。你以为这是为了空气动力学?是为了降低风阻?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你在停车场解锁车门的时候,那个“唰”一下弹出来的动作,显得特别666。这玩意儿就是个社交货币,是发朋友圈和抖音的绝佳素材。讲真,我一想到那个弹出式门把手的缝隙里塞满了灰尘和柳絮,我的强迫症就要犯了。但没办法,现在的车,首先得是个数码产品,其次才是个交通工具。

内饰更是重量级,直接把新世代的全景座舱搬过来了。一块巨大的梯形屏幕横贯中控,三体人看了估计都要气活了,这不就是他们的水滴探测器拍扁了放在车里吗?科技感直接拉满,原来的那套内饰瞬间就成了诺基亚。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对大屏无感,但架不住年轻人喜欢啊。现在的年轻人,判断一辆车好不好,逻辑非常简单粗暴:屏幕大不大?语音傻不傻?能不能OTA?能,就是好车。不能,就是工业垃圾。宝马这是悟了,彻底悟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宝马比喻成一个被逼疯的中年人,好像有点刻薄,但又该死的贴切。

当然,光有样子货是不行的。这次纯电版iX1的续航,据说要突破550公里。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不算惊艳,但对于宝马这种“传统仙人”来说,已经算是渡劫成功了。以前的iX1,那个续航简直就是个笑话,冬天开个暖气,感觉电表在倒转。现在能到550,至少让车主有了出远门的勇气,而不是只敢在自家充电桩附近转悠。这背后是宝马新研发的电池和电机,看来是被逼着搞了点“不务正业”的研发。

宝马心态崩了,把给嫡长子的传家宝,先给了庶出的X1-有驾

但你以为这就赢了吗?太天真了。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智能座舱的成败,不在于屏幕有多大,而在于它能不能听懂我那带着浓重方言的普通话。同样,决定一辆豪华入门SUV生死的,从来都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参数。而是品牌本身。

这是一种玄学。

会买宝马X1的人,他真的在乎你那个屏幕是不是梯形的吗?他在乎你那个门把手是不是弹出来的吗?他在乎续航是450还是550吗?不,他在乎的是那个蓝天白云标。他在乎的是把车开回老家时,邻居们那种羡慕又嫉妒的眼神。他在乎的是在同学聚会上,把那把带着宝马标的钥匙不经意地放在桌上时,所带来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宝马心态崩了,把给嫡长子的传家宝,先给了庶出的X1-有驾

所以宝马这次提前换代,与其说是技术的革新,不如说是一场信仰的充值。它在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向它的信徒们宣告:看,我还很潮,我没有落伍,我还在牌桌上,你们的信仰没有崩塌,赶紧来充值吧!加大,加大,再加大!

至于那些潜在的韭菜,哦不,是消费者,他们当然开心了。花差不多的钱,买一个看起来像是未来穿越过来的新车,血赚。但这终究是一场大型的、荒诞的、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宝马在舞台上声嘶力竭地表演,新势力在台下虎视眈眈,而我们,只是看着这场大戏,然后决定是鼓掌,还是喝倒彩。

最终,这场掀桌子式的竞争会把市场带向何方?谁也说不准。可能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最后大家一起成盒。但对于宝马来说,它别无选择。要么现在就发疯,要么以后就没机会再疯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