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最近的豪车市场有点“新花样”——不是降价,而是玩起了“厂商兜底豪车税”。要知道,7月20日之后,豪车税的起征点从原本的130万直接下调到90万,覆盖燃油车、电车一视同仁。10%的税率放到百万级的车型上,就像是你每买一辆车,得被顺手剁去十几万。不疼么?当然疼。但我们历来都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民族,于是聪明的厂商们想出了一个妙招——限时免自掏腰包给税,通俗点说,就是“买车送豪车税”。
先来看看主角们都干了哪些好事。宝马打头阵,官宣7月20日之前买百万级车型,10%税你别担心,经销商包了。尊界风头正劲,传出S800的顶配下定就能享受这波“免税大礼包”。捷豹路虎官宣更是直接——7月31日前,路虎卫士和揽胜的指定车型预算买了,开具发票后“全额补贴豪车税”。奔驰干脆拖到8月31日,买迈巴赫S级或GLS的指定型号,不光税包了,还顺便给你“限时尊享价”。乍一看,厂商们纷纷慷慨解囊,人畜无害,有种“让我替你交税”的慈父气质。
可是,问题的关键来了——“指定车型”这四个字,字字都是玄机。知情的车友都心里有数:哪里是什么羊毛,哪里就有陷阱。以往所谓“指定型号”,多半不是卖得最火,也不是你最想要那一款,通常都是积压仓库久、库存深厚的“滞销车”。今年呢?恐怕还要算上“上险展车”这些二手新车。厂商这番操作,说白了,是借着政策的顺风车,顺便清一清库存,同时给消费者营造“买到就是赚到,错过会后悔”的氛围。
市场反应很有趣。有人觉得捡了便宜,毕竟十多万元也不是小钱。可也有人犯嘀咕,厂家此招既解了库存燃眉之急,还借豪车税政策打了隐形价格战。纵观整个豪华车市场,明面上喊口号的就那几家,其他豪华品牌虽没官宣,但你看那经销商的促销套路,隐隐已开始蠢蠢欲动。毕竟在消费降级,车卖不动的大环境下,把“免税”变成杀价的工具,也算是走投无路下的无奈之举。
不过,这种促销新花样,对消费者真的有利吗?表面上看,买车少花十几万,何乐而不为?可真相往往是:厂家定“指定车型”,说不定就是你根本看不上的那一款。兜底的税,换来的可能是配色不热门、配置待优化、生产日期停留在上个赛季的老库存。就像超市“买一送一”的常是快过期的泡面,车市的“免税”促销,聪明的买家都懂门道。
更犀利地说,以后豪华车价格战如果真靠“免豪车税”来出新招,恐怕只会让“库存车、上险展车大甩卖”变成常态。消费者一边担心买的是不是库存“冷宫”,一边又咬牙被优惠吸引。厂商表面兜底,实则不过是抢在政策变动窗口期,把不那么好卖的货消化干净。毕竟豪车市场神坛不稳,传统豪华品牌自身也在焦虑减压。
你要是问我,遇到这些所谓“免税豪车”会不会心动?我的答案是:慎之又慎。便宜没那么多,实名登记的价格战最终买单的,是谁尚未可知。和菜头说过,“从来没有白捡的便宜,每一份薅到手的羊毛背后,都是成色复杂的玄机。”在这场充满套路的豪车市场里,鱼与熊掌并非都能兼得,钱包和梦想往往失之交臂。
结语留给爱车的你。别一听“免税”就两眼放光,仔细看看那辆车背后的成色、历史和库存名册,也许答案比你想象的更精妙。促销永远在路上,回归理性消费,才是战胜商家套路的不二法宝。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