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身边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也挺让人感动的事儿,这事儿从一辆车和一个普通人开始,最后变成了一家大企业的一个大动作。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了,比亚迪旗下的那个硬派越野品牌方程豹,前不久宣布要拿出一百万,成立一个公益救援基金。
这事儿听起来好像就是企业做公益,但你要是仔细琢磨一下来龙去脉,会发现里头的门道还真不少,它不光是捐钱那么简单,更像是在告诉我们,现在咱们中国的汽车,还有咱们中国的企业,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承担起社会责任。
这件事的源头,要追溯到今年夏天河北保定阜平县的那场大暴雨。
天灾无情,暴雨引发了山洪,很多地方都告急。
这时候,总有一些普通人会挺身而出,一位姓李的方程豹豹5车主就是其中之一。
他没有多想,开上自己的车就主动加入了义务救援的队伍,往灾区运送物资,转移被困的群众。
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我们点赞,是咱们中国人骨子里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的体现。
然而,救援路上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在一次行动中,李先生就遇上了最让人揪心的情况——他驾车直接遭遇了山洪。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那不是城市里路面积水,而是从山上奔涌而下,夹杂着泥沙石块的洪流,冲击力非常大。
在那种极端环境下,一般的家用车很可能当场就趴窝了,甚至被洪水冲走,后果不堪设想。
但关键时刻,李先生驾驶的这台豹5展现出了它作为硬派越野车的实力。
根据事后传出的信息,车辆在洪水中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没有轻易熄火,底盘也足够扎实,能扛住冲击。
正是因为车子给力,加上李先生自己也足够冷静,最终有惊无险地成功脱困。
这件事很快就在车友圈和网络上传开了。
大家一方面佩服李先生的勇气和担当,称他是“平民英雄”;另一方面,也对这辆国产车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感到惊讶和赞叹。
这就不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个人脱险,它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证明了这辆车的可靠性。
这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方程豹,这个新品牌会如何回应自己用户的这种英勇行为呢?
方程豹的反应可以说是既迅速又暖心,而且非常有水平。
他们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直接对这位英雄车主表达敬意。
他们宣布,要送给李先生一辆全新的豹5,并且还配齐了一整套专业的救援装备。
这个举动一下子就抓住了人心。
它不是发个奖状或者给点奖金那么简单,它传递的信息是:你的善举我们看到了,并且我们全力支持你继续做下去。
我们不仅让你没有后顾之忧(毕竟车在救援中可能有损伤),还给你升级装备,让你以后在做公益救援的时候更专业、更安全。
这种做法,让一个商业品牌瞬间充满了人情味,让人觉得这是一家懂得感恩、尊重用户的企业。
如果说奖励车主是“点”上的关怀,那方程豹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面”上的布局了。
他们紧接着宣布,启动一个总额高达100万元的“义务救援公益基金”。
这笔钱的用途非常明确,不是简单地捐出去,而是要用来为全国现有的50多个方程豹官方合作的俱乐部,以及未来会加入的新俱乐部,提供安全救援装备的支持。
这个操作就非常有远见了。
方程豹的管理层显然意识到,像李先生这样有热情、有能力参与救援的车主,在他们的用户群体里绝不是个例。
这些越野车主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户外和救援知识,他们是散落在民间的宝贵救援力量。
但光有热情和一辆好车还不够,专业的救援行动需要专业的设备,比如绞盘、拖车绳、医疗急救包、卫星电话等等。
这笔基金,就是要解决这个痛点,把这些民间的“游侠”武装起来,让他们从“单兵作战”升级为装备精良的“准专业团队”。
这样一来,当未来再有地方发生灾害时,响应和出动的就不再是零散的个人,而是一支支更有组织、更有保障的民间救援队伍。
这等于把用户的个体善意,通过企业的平台和资源,汇聚成了一股更强大的社会力量。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会不会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营销?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看看方程豹的母公司比亚迪,这些年来一直在做什么。
企业做公益,捐款捐物是最常见的形式,比亚迪在这方面也从不吝啬。
比如,资料显示,2015年西藏日喀则发生地震后,比亚迪慈善基金会就捐赠了1000万元;2023年京津冀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比亚迪又捐了2000万元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投入,体现了一家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但比捐钱更有比亚迪特色的,是他们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来提供帮助。
这就不得不提比亚迪新能源车上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V2L外放电。
简单来说,就是能把汽车的动力电池当成一个超大号的移动电源,向外输出220V的交流电。
这个功能在平时,可能只是让大家在户外露营时能用电磁炉煮个火锅,或者接个投影仪看场电影,增加了生活的便利性。
但在灾难面前,这个功能就可能成为救命的“神器”。
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外都有发生。
比如2024年,泰国北部地区遭受洪灾,很多地方电力中断,避难所和临时医院一片漆黑,急救设备也无法运转。
这时候,当地的比亚迪车主就把他们的元PLUS(在海外叫ATTO 3)开到现场,利用外放电功能,为这些关键设施提供了稳定的应急电力,点亮了灯光,也让医疗设备重新开始工作。
更惊心动魄的一个例子发生在2023年底的澳大利亚,一场特大飓风摧毁了当地的电网。
有一位比亚迪ATTO 3车主的邻居家,有个孩子因为身体原因,需要时刻依赖医疗设备进行持续透析。
电网一停,孩子的生命就危在旦夕。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这位车主果断地把自己的车开过去,接上外放电,硬是用自己汽车的电量,支撑着邻居家的医疗设备持续运转,最终帮助孩子等来了电力恢复,挽救了一条生命。
从河北阜平山洪中豹5的稳定脱困,到泰国和澳大利亚灾区里比亚迪电动车的“移动电站”角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线索:比亚迪的技术创新,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超越日常代步的场景中,尤其是在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
这说明,对于这家企业来说,“科技向善”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已经融入到产品设计和企业战略中的一种理念。
所以,回过头来看方程豹这次启动百万元基金的行动,我们就能理解,这并非偶然的公关行为,而是一种企业文化和技术自信的必然延伸。
它由一个用户的英勇行为所触发,但背后支撑它的,是企业长久以来积累的技术实力和社会责任理念。
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更高级的企业公益模式:不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赋能;不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与用户社区的良性互动。
这或许也预示着一个趋势,未来的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可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多功能平台和应对突发状况的可靠伙伴。
而像比亚迪这样的中国企业,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和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
全部评论 (0)